9.28股东大会之后国美大股东应该如何应对
文 汪亚民
跌宕起伏的国美股权之争,在经历近半年的大股东黄光裕家族、黄光裕的委托代理人陈晓、贝恩资本以及外国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多方博弈下,在9月28日下午国美根据大股东黄光裕的提议召开了特别股东大会。黄光裕方提出的关键的取消对董事会的一般授权(这一极有可能成为导致大股东权益严重受损的事项)的动议获得了高票通过,大股东关于人事任免的提议未获通过
尽管黄光裕家族没有获得完胜的结果,但我认为这是国美从乌云遮日的否卦状态走向变爻所指向的观卦状态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观卦给人们的一个重要的开示就是,要做好公司的发展的战略规划。战略代表着未来的前进的方向,她是对未来目标的一种前瞻性的整体的规定。在制定战略时,思维要缜密、全面,要注意把握事态未来的发展方向。
由于陈晓违背经理人契约的背叛行为导致的这场股权之争,使得国美投资人和特别是大股东利益都损失惨重,公司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玉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场股权之争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坐山观虎斗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炒股炒成股东的贝恩资本以及国美的业内强有力的竞争者苏宁电器。贝恩资本在这场这场内斗中获益最大,保住了在董事会的4人董事格局;受损失最大的应该是大股东黄光裕和中小投资者。
我认为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惊心动魄的国美股权大战第一阶段的战斗结束了,对于当事各方来说都应该认真的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如何消除内乱、内部消耗的根源,以最小的代价和成本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是当务之急。这要求大股东用缜密、严谨的思维对国美的内、外环境做整体的把握,尽量把握全面的立体的信息。要明确国美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以此来制定国美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要系统思考,注意在全局和整体上和内外协调性上制定国美的发展战略以及大股东对于国美走向的控制战略。咨询公司不一定是外资机构,那些机构过于理想化,规划战略不一定切合实际;而应该选择能够懂得中国国情,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家电市场现状,能够领悟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在内的大部分股东对国美发展的战略思考的一家咨询服务公司。
我认为,国美大股东黄光裕家族,在9.28之后第一步就是要坚守正固保持公司的短期内的相对稳定。既然股东大会选择了陈晓继续执掌国美经营团队,那么,就可以让他继续带领国美团队继续实施国美的经营战略。大股东和董事会以及投资机构要加强沟通、协调。目前,大股东应该退到后台,监管陈晓团队的运营,如果陈晓团队不能实现他们的不损害大股东利益让所有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不能兑现承诺,大股东可以在和外资投资机构以及中小投资者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再次提议召开股东大会,提出罢免陈晓的议案。撤销陈晓的董事长职务的事项,可以不急,在年终或者半年一年之后 再做计议,陈晓就是大股东砧板上的肉,随时都可以动议“剁”掉他,何况他是执行力高的人,只要他恪守自己的承诺践行国美发展战略为国美带来收益的增值,那又何乐而不让他为之呢?现阶段大股东黄光裕作壁上观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步,应该和董事会沟通,改组董事会。大股东方面必须在董事会内按照持股比例和贝恩资本享受平等的权益,在董事会内拥有与贝恩资本相同比例数的董事和执行董事的名额,大股东应该用全球视野为自己选择合适的代表人出任国美董事。另外要逐步改变目前董事会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的议事规则,董事会必须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把大股东、经理人团队、中小投资者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权益保护好。
第三步,
国美的股权之争,说到底是国美的发展战略之争。黄光裕的战略是开疆拓土,以市场占有为第一要务,在获得市场优势后再来做高门店效益。陈晓对开疆拓土不感兴趣,对做好单店盈利很热衷。抛开贝恩资本企图鸠占鹊巢以最小的代价入主并控制国美不说,原先作为投资者的贝恩和债转股后的股东贝恩,其获取利益的战略应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的战略是投资者短期赚一把就走人,现在成为股东至少对3到5年的发展目标战略会有很大关注和兴趣。这样,大股东和贝恩资本在利益追求和实现方式上就会达成许多共识,所以大股东应该就公司发展战略和贝恩多沟通、多协调,尽量缩小分歧达成更多的共识。
我认为比黄光裕方要求陈晓下课还要重要的是,大股东应该与董事会和投资者就国美发展战略进行充分的沟通。应该督促国美经营班子把开疆拓土的战略更加应用到极致,请一流团队为国美制定和大股东和大部分股东发展战略一致的战略目标,在股东大会通过发展战略后就要让陈晓为首的经营团队坚决执行。
在发展战略子战略中,可以考虑把属于大股东的国美的非上市门店,逐步注入上市公司门店,这是大股东手上的重要筹码,把国美非上市门店注入国美上市部分,是有利于国美上市股东和投资者各方的重要战略。在此基础上国美应该进一步开疆扩土,把营销渠道建立得更加完善庞大。在有狼性竞争者苏宁存在的情况下,这样做对国美长远发展有利,对国美绝大多数股东有利,对国美的消费者更加有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