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月
海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82
  • 关注人气:1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七中指导《百草园文学社》(15)

(2023-07-28 17:30:03)

   我在七中指导《百草园文学社》(15

      199463

     谭嗣同为什么不出走?

今天上午语文课,我串讲完了《谭嗣同》这篇文言文。为了正确评价谭嗣同的道德节操,特别问:“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为什么不出走?你有什么想法?”以引起对谭嗣同这一人物理解的深入,洞悉谭“坐而待毙”的内涵。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

盛芳:谭嗣同在就义前,曾有日本友人再三劝他东游,但他执意不从,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我很佩服他说这话的勇气,但我并不赞成他以这种方式来报效祖国。

管君:是啊,“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他完全可以出走以保全性命,回国后还可东山再起,何必坐而待毙呢?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及苏武、文天祥这样的爱国英雄“契雪咽旃”、“隐忍以行”,不都是为了“将以有为”吗?

梅怡:历史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不能执其一端。我认为谭嗣同这样做是值得的,如同史可法“誓与城为殉”一样,一是为了维护气节,二是为了激励后人。

余宏达:我认为谭如果去了日本,之后的“柴”,不一定就“烧”得起来,他所崇拜的康有为去了日本,后来回国不是帮助张勋复辟走向反面了吗?

童敏燕: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谭是英雄,他在狱中墙上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就义前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死得何等壮烈!他那种为追求心中的理想而不惜牺牲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陈波:谭在狱中写的诗,对日本友人的回答,就义前的呼喊,如此豪言壮语,非仁人志士,焉能道出!他选择了流血献身的道路,是为了促进维新运动的再兴和国家的昌盛。这在当时维新党人中是独具远见卓识的。

……

最后,我作了如下小结:

同学们对“谭为什么不出走”的讨论比较热烈。一方面要看到谭的“不出走”,同他的“酬圣主”思想联系在一起,有其阶级的局限性,但另一方面他为了国家事业而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精神,对随后的革命党人起了一定的鼓舞作用。我们从评价谭嗣同这一历史人物中应该认识到:热爱祖国、勇于改革的人将永远值得人们纪念。

(发表于199569日《中学语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