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求是高中指导芳草文学社》读后感
(2023-04-18 17:23:03)《我在求是高中指导芳草文学社》
读 后 感
有44页篇幅的《我在求是高中指导芳草文学社》系列文章,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真实的记录。如果单篇看,就会觉得平常不过吧。但是一旦连贯集中起来,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原来这是在进行一项扎实有意义的工程。虽然曾遭人诋毁,但我走我的路。我深信这项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定会呈现它的光彩、显示它的意义的。
现在,《我在求是高中指导芳草文学社》系列文章已选入最近出版的《晚霞诗文集》一书中,不少文学社员看了之后 ,纷纷说了阅后的感受:
文学社长Candy说:“我前几天看过这篇系列文章,的确勾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记得成立初期,当时起名为‘芳草’,是希望我们的文学社清新芬芳,生机勃勃。的确,文学社也做到了。记得我们每周的讨论学习,在学校的‘芳草地’组织开展一次次的交流分享,没有额外负担,有的是欢声笑语,思想碰撞和不知不觉成长。
另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文学社非常开放和包容,有的像当时的‘新概念作文’,其实应该说是走在新概念的前面,可以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有些创新思维和不同视角去写作文,对我们那个年代应试教育背景下真的是一股清流,所以给了大家很大的空间,也感谢当时学校校长的支持和吴老师的指导、坚持,用自己热爱文学的心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芳草学子。”
Candy最后概括说:“这是一份珍贵的回忆。一篇文章有44页,非常”吃惊,但细想起来也不吃惊,因为毕竟它承载着我们青春的回忆,承载着芳草文学社的成长历程,承载着吴老师的心血和期许。”
江东一棵草说:“认真读完这44页书,对于感想我想说几点:
首先,我觉得是惊艳,老实讲我也想不出华丽的辞藻来赞美文学社,只能用最朴实的感受来表达复杂的心情。惊的是老师竟然将我们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艳的是我们文学社成绩斐然。
其次,我感觉到了羞愧,是为我自己感到羞愧。自己的记忆中居然没有丁点关于文学社历史与成就的信息,是我忘记了,我忘记了自己青涩而美好的曾经。我也不记得有多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书了。尘世间的喧嚣、浮躁充斥着我现在的生活。您的这本书把我的思绪又拉回到了过去,发现原来我们曾经也拥有过大山,拥有过大江,拥有过星光。也许今后该在忙碌的时候停一下脚步,安安静静地读一读书。不然真的就容易在杂事烦扰中迷失自我。
最后,想感谢一下老师,您将我们自己都忽视的的点点滴滴记录成册,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人生片段。”
杨小白说;“青葱岁月,感恩记录。”
凌晨阅读此文后写了一首诗:
笔触虽青涩,句句见心声。
却看如今时,字字余圆润。
他解释说,看原来的文字,笔触虽然生涩,但是写的都是真实情感心声。回头看现在工作中写的这些文字材料(如书面小结、汇报材料、领导发言等等),不见了真情实感,只剩下世故圆润。
Zheng.H说;“作为文学社创办和发展的亲历者、曾经的文学社社长,阅读《我在求是高中指导芳草文学社》一文后岂会不想说一说感受 ,只是这种能一下子把人拉回多年前的感受,承载了太多回忆和情感,但叫人沉浸,却无法言喻。不仅是彼时人和事、情和物,更是那年春风、少时梦想。想说的很多。只是太过珍贵,怕匆匆间三言两语,粗浅不工,乱了心境。稍等身边事妥,一人一茶,细品字里行间,会有好多话和心事可以跟老师您慢慢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