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作往来(7)
《作文点评选》夭折记
〇主编:
您好!
今发来《中学生优秀作文点评选》(前言、目录),敬请查看。该《作文点评选》约25万字,可否纳入《〇〇〇〇丛书》第三辑?请联系。
再次感谢您以往在我出书过程中给我真诚热忱的帮助!
吴增荣
2012-01-02
吴老师:
新年好!
《作文点评选》前言、目录收到,可以纳入《〇〇〇〇丛书第三辑》出版。请将主编身份证复印件发来,申报书号用。
〇〇〇
2012-01-03
〇主编:
您好!
关于出书问题,昨日戴老师转告我,校长认为“鉴于书中部分内容我校业已专题编辑成书,不宜重复”。
“部分内容已专题编辑成书,不宜重复”乃为推脱之词。“专题编辑成书”大概指我主编的《求是教育》吧,部分作文分别在《求是教育》上登载过。月刊《咬文嚼字》年末出合订本,不因“重复”而不至于“不宜”吧。如果不是,那令人费解。
我编《中学生优秀作文点评选》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前言、目录、250篇作文已分门别类保存在优盘里),学校不肯出资以助该书出版,令我大出意料之外,因为2006年我主编的芳草文学社作品集《芳草地》,学校出的钱,订购3000多本,分三年给高一新生。唉,今非昔比,前后校长判若两人!
因为《作文点评选》是学生和老师的作品,我只是编辑编辑整理整理而已,并不图什么报酬。要我出钱当然可以,但是,我拿了1000多本书怎么去推销呢?
到底什么原因,我心中不踏实。后来,我终于接通了校长的电话,他告我:不同意出版的原因是:1.作文的同学大部分已毕业,要出应是现在的学生;2.点评老师已大部分离校;3.《国旗下讲话》已在着手出专辑(这样的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因此,我无奈地告诉您:出《中学生优秀作文点评选》只得暂停。抱歉,给您添了麻烦。
吴增荣
2012-01-05
2012附文:
《中学生优秀作文点评选》前言
继“芳草文学社”作品集《芳草地》出版后,我又于2011年12月编选了《中学生优秀作文点评选》。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水平,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事实证明,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反映。它与“读、听、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在重视阅读教学、听说教学的同时,应该重视课本写作单元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得益于课外”的写作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促使学生接触社会,关注生活,在“大语文”的背景中学习语文,进行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写作前的的指导,学生作文交上来后,如何“点评”即抓住第二次“作文指导”,这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点评,往往就文论文,攻其一二点不及其余,很少面面俱到。它主旨鲜明,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富有针对性、指导性、教育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当然,“点评”的类型和方法很多,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从开头到结尾,从结构到语言,从一般到特殊,或鼓励或指正或两者兼而有之,等等。要说的,可能很多,但如何一语破的,以少胜多,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不能不是我们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当然,对文章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如何准确地评价学生习作,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的。
为了总结经验,展示和交流成果,利于写作教学深入地开展,我主编了这本《中学生优秀作文点评选》。
书中所选高中学生文、诗250篇(首),有的是平时作文,有的是考场作文,也有的是比赛作文,题材较为广泛,内容较为丰富,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可以说,这些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了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学生习作,大部分由其指导老师点评。参加学生作文点评的老师有王联明、李莹、董嘉怡、练布捷、方定建、吴清芬、何娟、陈慧、吴增荣、张婷婷、刘伟、杨红、韩明祺、尤勇、项琴、郝云龙、康九星、吴文翔、姚旭萍、吕琪、朱晓丽、王嘉芹。
注:本书目前尚未交出版社出版,但其篇目文章已陆续发在海月新浪博客上,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收藏或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