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记(9)
(2022-03-24 14:11:51)
今下午放学回家,马上拿来《钱江晚报》,在第三版“社会新闻”栏内,看到了该报记者何培新的文章,如下:
“一流师资”无上岗证
本报讯
今年七八月间,钱江高级中学在报上刊登广告,并在“大款”集中地市场大量散发印刷精美的招生简介。在这些广告上,该校称:学校按21世纪国家示范高级中学规范设计,总投资2800万元,首期完工总建筑面积21249平方米,电脑、语音、声乐等各种现代实验设施及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并在1672名应聘者中经过严格筛选,首期聘用了86名教师。广告上还像煞有介事地印了一张规模可观的校园照片。这张照片吸引了300多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前去报名,最后有58名学生交了25000元的“建校资助费”和5500元“日常费”,进了这所公开标榜“以升学率为目的”的高级中学。
但是,令学生和家长大喊受骗上当的是,至今学校竟只有向一所小学租借的两个教室,只有一台486电脑,语音、声乐设施和高级中学必须具备的理化实验室一无所有。首期聘用的86名教师实际上只有11人,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用听不懂的乡音讲课,有的甚至连教师上岗证都没有。高一(2)班的余露同学说,她“中考”上了普高分数线,看了钱江高中的广告后,放弃了国家办的高中录取机会,付了巨款到这所“现代化寄宿学校”求学,实在后悔。她的父亲,一家科研所的工程师气愤地说,收费高倒是小事,只要物有所值也是应该的,像钱江高中这样骗招学生,是浪费学生宝贵的青春。
该校财务经理丛培育在接受采访时,也不得不承认:就目前来看,钱江高级中学的确“还不完全具备一所全日制高中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他又辩解说,民办钱江高级中学刊发的广告是夸张了些,但广告一般总是“超前”一些的,重要的是要看学校是否在努力实现广告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