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月
海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22
  • 关注人气:1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辨

(2011-11-09 17:42:51)
标签:

杂谈

         “行”、“走”辨

 

“行”与“走”是近义词,都是指“走路”的“走”,但它们在语义上仍有不同:

一是本义不同。“行”本义为大路,甲骨文像一条十字形大路。许多含有路义的字都以它为形符,如街、衢、冲(衝)等。因为路是供人行走的,所以可引申为行走。而“走”的本义是跑,甲骨文像人两手摆动,下面“止”是脚的象形,表示急行的意思。

二是走路的速度不一样。《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走,趋也。”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可见古代的“行”即“缓行”,现代称“走”;古代的“走”,即“急行”,现代称“跑”。例如:

①羊子尝行路。 《乐羊子妻》

②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五蠹》

三是引申义不一样。“走”的引申义比较简单。可以引申为逃跑。例如:

④兵刃既接,弃甲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④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石壕吏》

又因为“走”为“急行”,速度比较快,因而具有居高临下、直趋而下的气势,这样,便可引申为“奔向、趋向”。例如:

⑤永之人争走焉。             《捕蛇者说》

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宫赋》

而“行”的引申义比较复杂,其义项较多。“行”作动词用,也可译为“去(往)”、“做”、“实行”、“经过”,分别举例如下:

⑦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

⑨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⑩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             《西门豹治邺》

此外, “行” 还可作副词“将  、将要”(《赤壁之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作名词“路”(《战同策·魏策》:“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行列”(《过秦论》):“蹑足于行伍之中”)、“行为、品行”(《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量词(《孔雀东南飞》):“涕落百余行”)。也可作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例如  《琵琶行》、《兵东行》 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