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二季第十期——痛

标签:
朗读者第二季第十期痛 |
http://s16/bmiddle/001DLqSEzy7mIJ6yQZp5f&690
痛
卷首语:痛苦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一语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中国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郁顿挫的痛,就有多少达观不屈的逆境重生。1849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参加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险遭枪决,最终他是戴着手铐脚镣离开了彼得堡,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但是痛苦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他,相反把他推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他曾经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我想这句话的含义是,即便我们在最恶劣的境遇,我们仍然有着不可被剥夺的精神的自由,可以选择以尊严的方式面对痛苦,而这种选择本身,就彰显着人性的高贵。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品格和智慧,而只有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由痛苦转换而成的财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开场白:我们这一生都反佛在和痛做着抗争,出生是痛,死亡是痛,而在这两端的中间,我们还将经历各种各样的身痛,心痛。痛苦和欢乐仿佛是生命的两极,纠缠不休。我们在痛中治愈,我们也在痛中成长,经过痛苦的隧道,迎接欢喜。
朗读者:宁浩
从学校毕业以后,他拿到了大学生电影节的一个奖项,开始认为自己可以做导演。
《绿草地》开拍前三天,资方撤资,痛苦开始。
自信都是从摔倒了,再爬起来的过程中建立的。
做导演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死皮赖脸别趴下,不管怎样都要撑住。
生活会给每一个人都发一份邀请函,就看最后你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它了。
《生活的邀请函》节选(作者:奥雷阿)
我不在乎你如何谋生,只想知道你有何渴望,是否敢追逐心中梦想。
我不关心你年方几何,只想知道面对爱情和梦想,你是否会无所保留,像个傻瓜般投入得透彻。
生命的背叛,在你心口上划开缺口,热情逐日消减,恐惧笼罩心田。
我想知道,你能否和伤痛共处,用不着掩饰,或刻意忘却,更别把它封堵。
我想知道,你能否和快乐共舞,翩翩起舞,无拘无束,从嘴唇,到指尖,到脚趾头都把热情倾注。
这一刻,忘记谨小慎微,现实残酷,忘记生命的束缚。我想知道,你能否从每天平淡的点滴中发现美丽,能否从生命的迹象中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想知道,你能否坦然面对失败,——你的或者我的,即使失败,也能屹立湖畔,对着一轮银色满月呼喊:“我可以!”
我想知道,当悲伤和绝望整夜踯躅,当疲倦袭来,伤口痛彻入骨,你能否再次爬起来,为生活付出。
我不关心你认识何人,为什么在此处。我想知道,生命之火熊熊燃烧时,你是否敢和我一起,站在火焰中央,凛然不怵。
我不关心你在哪里受什么教育,我想知道,当一切都背弃了你,是什么将你支撑着前行。
我想知道,你是否经受得住孤独,空虚时,你是否真正热爱独处。
朗读者: 孙雪梅
儿童是整个社会最柔弱的一个群体,而对儿童的伤害,毫无疑问是对人权的践踏,对法律的藐视,也是对道德底线的挑战。任何对儿童的暴力侵犯事件,无论是对于受害家庭,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危害深远的痛。
这世界是平的,人与人之间,隔不了几个人就会产生联系。爱出者爱返,我帮到别人了,也相信也会有许多人,来帮到我的孩子。
女童受伤害,是整个社会的痛。
2011年,联合国确立了一个国际女童日。
家长及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儿童保护没有完成时,永远是进行时。
《这些美好不会消逝》节选(作者:狄更斯)
一切纯洁的,辉煌的,美丽的,强烈地震撼着我们年轻的心灵的,推动着我们做无言的祷告的, 让我们梦想着爱与真理的; 在失去后为之感到珍惜的, 使灵魂深切地呼喊着的, 为了更美好的梦想而奋斗着的——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羞怯地伸出援助的手,在你的弟兄需要的时候,伤恸、困难的时候,一句亲切的话就足以证明朋友的真心;轻声地乞求怜悯,在审判临近的时候,懊悔的心有一种伤感——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在人间传递温情尽你所能地去做;别错失去了唤醒爱的良机——为人要坚定,正直,忠诚;
因此上方照耀着你的那道光芒就不会消失。你将听到天使的声音在说——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朗读者:俞敏洪
他无法摆脱对贫穷的恐惧、对落后的恐惧、对安逸的恐惧,在恐惧的疼痛中,他获得力量,变得强大。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受的,如何比较正常地或者更加快乐地度过一生是一生的问题,尽力而为是一种态度。
迈进名校又开始了新的痛苦。
老师一句玩笑话,是对学生的侮辱。
跟人比,没有任何意义。进步是关于你自己的事情。
痛苦来自内心追求,全力以赴用自己的资源、学识、智慧、能力、人脉,来帮助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
痛苦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要看它对于谁来讲,对于温室里的花朵来讲,那对它就是灭顶之灾,如果对一棵松柏来讲,它如果能够扛过所有的苦难,那才是财富。——松柏之志,经霜犹茂。
《一堆散乱的砖头》节选(作者:俞敏洪)
小时候,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父亲是个木工,经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就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断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两块,或三块四块。
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块或者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的院子里就多出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
我完全不知道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终于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我问他要做什么,他告诉我要造一间小房子。
在随后的几天里,父亲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座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和院子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等到长大以后,我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情对我的深刻影响。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头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只是占据了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拾砖头碎瓦,终于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蕴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
日子如果没有目标的过下去,只不过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我们的努力凝聚每一日去实现自己的某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聚积成了我们生命的永恒。
朗读者:谭元元
芭蕾舞艺术是至美至痛。他对美非常敏感,也是非常苛刻的艺术。
作为一个舞蹈家,更多的像一个苦行僧,孤独的一个人。
我爱上艺术,就像小美人鱼爱上王子一样,虽然有这么的痛苦,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一样,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爱它。
当你的泪水可以和观众的泪水融合在一起,当你的呼吸可以和他们的呼吸融合在一起,这是做演员最大的一种幸福了。
《海的女儿》节选(作者:安徒生)
当太阳照到海上的时候,她才醒过来,感到一阵剧痛。这时有一位年轻貌美的王子正立在她的面前。他乌黑的眼珠正在望着她,弄得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
这时她发现她的鱼尾已经没有了,而获得一双只有少女才有的,最美丽的小小白腿。王子问她是谁,问她怎样到这儿来的。她用她深蓝色的眼睛温柔而又悲哀地望着他,因为她现在已经不会讲话了。
他挽着她的手,把她领进宫殿里去。正如那巫婆以前跟她讲过的一样,她觉得每一步都好像是在锥子和利刃上行走。可是她情愿忍受这痛苦。她挽着王子的手臂,走起路来轻盈得像一个水泡。
大家都看得入了迷,特别是那位王于。她不停地舞着,虽然每次当她的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她就像是在锋利的刀上行走一样。王子说,她此后应该永远跟他在一起。
现在大家在传说王子快要结婚了,他的妻子就是邻国国王的一个女儿。他为这事特别装备好了一膄美丽的船。。
她知道这是自己看到他的最后一晚——小人鱼把那帐篷上紫色的帘子掀开。刀子在小人鱼的手里发抖。但是正在这时候,她把这刀子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她再一次把她迷糊的视线投向这王子,然后她就从船上跳到海里,她觉得她的身躯在融化成为泡沫。
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此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同时在她上面飞着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它们的声音是和谐的音乐。它们没有翅膀,只是凭着它们轻飘的形体在空中浮动。小人鱼觉得自己也获得了它们这样的形体,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
朗读者:
你想要获得幸福吗?那得先学会受苦。
经历过贫病交加,饱尝人情冷暖,即便在对知识分子最严苛的岁月里,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至爱——翻译。翻译是他苦难的源头,翻译也是他快乐的源头。三十多本译著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文学的光芒。
卖了衣服去买书。
你的来临勾起多少幽怨,春天啊,春天,恋爱的季节。习习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我在乡村的寂静怀抱中,只突然勾起痛苦和厌倦,我的心对一切感到黯然。
母亲的恩情,一辈子都要记得。
《门槛》节选(作者:屠格涅夫)
我看见一幢巨大的楼房。
下面墙上是一道敞开的狭们,门里----阴森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立着一个姑娘——一个俄罗斯的姑娘。
那望不透的黑暗散发出寒气,随着冰冷的气流,从大楼深处传出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
“噢,是你呀,你想跨过这道门槛,你可知道,是什么东西在等待着你? ”
“知道”姑娘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蔑、委屈、监牢、疾病,还有死亡本身? ”
“知道。”
“彻底的隔绝,孤独?”
“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能忍受一切痛苦,一切打击。”
“不仅敌人的打击-----而且是亲人的,朋友的打击?”
“对……即使是他们的打击。 ”
“好。你准备去牺牲? ”
“对。 ”
“去做无名的牺牲?你会死掉——而没有人……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满怀尊敬纪念着的人是谁!……”
“我既不需要感激,也不需要怜惜。我不需要声名。”
“你准备去犯罪?”
“我也准备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那声音没有马上重新提出问题。
“你知道吗?”它终于又说话了,“你可能放弃你现在的信仰,你可能认为你是受了骗,是白白毁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我也知道。反正我想要进去。 ”
“进来吧!”
姑娘跨过了门槛——于是一张重重的帘子在她身后落下。
“傻瓜!”有人从后面咬牙切齿地骂过来。
“圣女!”从某个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结束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痛是文学作品当中绕不开的一个主题,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穿越痛苦的方法是经历它,吸收它,探索它,理解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倒也不必始终将痛拒之于门外,唯一要做的是不要忘记给自己点燃一盏名叫希望的灯火。就像普希金在诗中写到的“灾难的姐妹,希望永远会唤醒勇气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