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的教育

(2011-10-17 09:39:07)
标签:

杂谈

188最好的教育
    长辈的教育往往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其实这不起眼的“一粒米、一根线”也许就是百尺大厦的基点,是人生长途的起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切切不可轻视“一粒米、一根线”。伟大往往起源于平凡。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有一个外商来到他的公司,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只包子装在食品袋里,我带走。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合同。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席间,外商轻声问他:“你受过什么教育?”他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父母说俺们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自己的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端起酒杯激动地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智慧小语:教育的根本不是学会多少东西,而是打好做人做事的基础。有知识不代表教育受的好,没知识也不代表教育受的差。

温故知新篇
88  世恩夜待
 明朝陈世恩,是明神宗万历年间的进士,他有兄弟三人。长兄是一个学问道德都很好的人,孝顺廉洁,得到乡里的敬重。陈世恩是老二,当时还没有成就。但是,他的德行也如兄长一样为众人所称许,尤其是他那种谦逊有礼、平易近人的态度,更让人敬佩。但他们的三弟整日无所事事,还结交了一帮不好的朋友,到处游荡,经常是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深更半夜才回来。
  俗话说:“长兄如父”。三弟的年少轻狂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只要有机会,就苦口婆心地劝他:“三弟呀!不要再在外面流荡了!要早点回家免得让家人担心啊!”
  三弟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大哥劝一次、两次还罢,次数多了,他觉得十分反感。陈世恩见此情景,与大哥约定,由他来劝三弟。
  当晚,陈世恩手里拿着院子大门的钥匙,在门前等弟弟回来。弟弟没有料到是二哥在等他,有点不知所措。“赶快进来吧!外面冷。”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了,仍然是一整天也没有回来,陈世恩和前一天一样,晚上仍在院子门口等弟弟。还给他泡了茶,嘱咐他早点歇息。这下弟弟可有些睡不着了!假如二哥也像大哥那样骂自己几句,自己倒觉得无所谓,但是二哥却半点也没责怪自己。回想起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情形,弟弟觉得脸上有些发烧。
  此后连续几天,弟弟在外面开始呆不住了,眼前尽是哥哥深夜翘首企盼自己归家的情形。他对朋友们提出要先告辞,朋友们嘲笑他说:“急什么?难道怕家里的大棒槌吗?”弟弟只好又和他们玩到天黑,赶回家时,二哥又是一脸关切地抚着他的肩头,问他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弟弟不觉羞惭交加,心头一酸,“哇”地一下哭出声来,跪下去对二哥说:“我错了,请二哥责罚!”
  从此以后,弟弟像换了个人一样,再也不和那一帮朋友一起混了。在两位哥哥的精心教导下,他认真学习,发奋图强,成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智慧小语: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兄弟之间互相扶持才能风雨同舟。一个人如果要劝勉对方,一定要懂得善巧。除了懂得善巧之外,还要让对方能感动,在此基础上晓以大义,才有办法令他悔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