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评估检查动员讲话
(2010-12-07 14:46:25)
标签:
中国语言文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评估检查杂谈 |
分类: 教育管理 |
迎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评估检查动员讲话
同志们:
明年11月份,海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市教育局将对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评估。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题召开语言文字领导小组迎评动员会,主要目的就是安排部署我校语言文字迎评工作任务。下面,我就做好迎评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迎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创建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活动,是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项有力举措,是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语言文字工作的根本大法,体现了国家规范语言文字的意志,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影响最大的语言文字之一。但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交流迅捷的背景下,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带来了大量新词语和词语的新用法,带来了话语表达方式的不断更新变化。新的语言现象快速传播,不可避免的出现用语用字不规范等问题。这些现象也冲击着我们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除了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外,还承担着继承汉语言的使命,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职责。全体师生员工要以迎评检查为契机,加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形成在公共场合、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努力发挥我校的示范带头作用。
因此,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切实提高对创建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把评估达标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把迎评检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检查,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性检查,它是对语言文字工作动态的实际评价,着眼点是日常工作、基本建设和工作实效,本质上是一个推动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估检查这一有效形式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为此,我们要遵循“重在过程、重在建设、重在实效”的原则,扎实做好全校迎评达标检查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要建立健全学校语言文字管理和规章制度。依照“全市中小学语文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要求安排,本月初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领导小组。由王军校长亲自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张晓茹主任要具体抓,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从而确保我校迎评检查工作顺利通过。接下来将健全学校语言文字规章制度,以点带面,层层铺开,形成全校上下贯通联动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一是要及早制定迎评计划,明确迎评工作职责。为扎实有效推进我校的迎评达标创建工作,我们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照自身承担的创建任务,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及早制定自查、自评、整改计划。对列入定点必查和随机抽查范围的单位和项目,严格依据评估标准组织以自查、自评、自纠与模拟检查评估相结合的“拉网式”检查,及时整改排查出的问题,巩固、提高创建成果。
总之,要紧紧抓住迎评检查这一契机,围绕评估检查做文章,利用评估检查解难题,通过评估检查做工作,依靠评估检查上水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着力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三、加强领导,确保迎评检查工作顺利通过。
今天已经是4月6日,距市评估检查时间已不足一年时间。做好迎评检查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各部门必须全力攻坚,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检查一举达标。
(一)加强协调。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不是中心、服务中心,不是全局、影响全局”的重要工作,与中心和全局性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搞不好就会影响中心、阻碍全局。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检查,是做好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抓手”,所以要想方设法借势用力,把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迎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与学校管理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寻找更多“支点”,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二)加强宣传。语言文字达标创建和迎评检查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涉及面很广,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充分依靠全体学生,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营造浓厚气氛,提高全体师生对这项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要让创建活动家喻户晓,形成“依法规范语言文字人人有责”的良好舆论氛围,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同志们,推动语言文字向规范化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共同努力,真抓实干,认真做好迎评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顺利通过评估检查,努力开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切实提高我校的核心竞争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