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细读红楼之第一回(2)
(2013-01-14 17:41:00)
标签:
细读红楼第一回文化 |
分类: 转载 |
转帖:细读红楼之第一回(2)
作者:前世我是雪芹
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潘安:
潘安名潘岳(公元247—公元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籍贯今河南省中牟mù县大潘庄,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
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52岁时逝世,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
而其对母亲的孝心,更成为二十四孝中“辞官奉母”的主人翁,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
子建:
曹植(192-232),字子建,今安徽省亳b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西子:
指西施,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今四川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列举出来的一个女子,很少有女人能在那样的年代活出自己的,卓文君她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在那个年代女人死了丈夫而守寡,就是那个年代女性的命运,比如李纨。而卓文君不是李纨,当他遇见了司马相如就喜欢上了他,司马相如有首《凤求皇》,今天还被收录在史记里的。“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司马相如和罗密欧一样,晚上把凤求皇唱给卓文君听,于是卓文君就像朱丽叶一样被打动。第一个丈夫死了,并不一定代表爱情的终结,也许生命中可能会找到第二段的爱情。
卓文君的爸爸知道这个事情后气死了,一毛钱都不给女儿他们,把女儿逐出家门。可卓文君四川烈性女子吃辣椒长大的,就离开了家。在他爸爸门口摆了个酒摊卖酒,他爸爸真的被气死了。敢做敢当,敢爱敢恨,卓文君就这样被曹雪芹列入了正邪两赋的名单。
可后来司马相如做了大官,又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杯具啊~卓文君难过的写了一个《秋扇赋》。秋扇赋就是秋天的扇子不用了,要收起来了,表达了自己被遗弃的哀伤,很难过。而成语“秋扇见捐”就是出此典故。很多人都说,看看卓文君的下场还不是很惨吗,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只要爱过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卓文君一个活出自己的女性,被人们传颂。
“放笔以情趣世人”“歪诗熟话”“喷饭供酒”
【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
【蒙侧批:放笔以情趣世人,并评倒多少传奇。文气淋漓,字句切实。】
放手书写以博世人一笑,并且评论了很多大家觉得好的小说其实只是泛泛之作。文法笔气酣畅淋漓,字句使用的都很贴切。
放笔:放手书写。
【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
那些丫鬟婢女开口就喜欢咬文嚼字,不是文辞极其优美就是义理非常明晰。所以逐一看看这些小说,全都是自相矛盾,不近情理的话。
者也之乎:古汉语的文言虚词,借为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不讲实际。
悉:全。
【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
歪诗:指内容﹑技巧低劣或以游戏态度草率而成的诗。也用作自己诗作的谦称。
熟话:常用的话语,非常普通的话。
喷饭:有句成语是“使人捧腹,令人喷饭”,听到一个很好笑的事或笑话后,把肚子都笑疼了,忍不住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了。
供酒:可以做下酒小菜。可用于闲谈。类似贾雨村和冷子兴的闲谈。
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至于悲欢离合,兴衰遭遇,则是追根溯源真实去写的,不敢有一点点的牵强附会,如果只为了文章好看而乱写反而失去了真实感。(蹑niè)
【甲戌眉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
间架:有好的布局。
曲折:指错综复杂的情节。
顺逆:有顺写和倒叙。
映带:相互映衬。
有隐有见:有隐写其含义,有直接显露出其含义。
有正有闰rùn:写法上有正统的,也有非正统的。
草蛇灰线:为后文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草蛇: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灰线:拿一条缝衣服的线,在烧柴后的炉灰里拖一下,由于线特别轻,留下的痕迹也是很恍惚的。现用“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反复使用同一词语,多次交待某一特定事物,可以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贯穿于情节之中。
空谷传声:前文的一个交代,后文很快就会有反响。
一击两鸣:写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类似一箭双雕。
云龙雾雨:写一件事或一个人,像雾雨中的龙一样时隐时现。
两山对峙:相邻的两个故事或相似的两个故事,经融合成为一个故事。
烘云托月:原指绘画中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这里是指文章中不从正面描绘,而是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是一种间接的描写手法。这种技法增添了文笔的波澜。
背面敷粉:不全力正面刻画,而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互相映衬对照,从而突出正面事物。
千皴万染:反复刻画渲染,直到达到逼真。
【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我也在每回中,认证细致的备注解释了,等高人来看了,批示一下我注解的有啥不对的地方。
搜剔刮剖:检查,挑剔,去除,分析。用四个动词来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甲戌眉批: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巢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
第一回的这番立意言论,真的是打破了历来小说的老套路。读这段立意言词真可以说是仅次于庄子和离骚。
巢kē臼jiù:比喻老套子,旧框框。巢,鸟兽的窝。臼,一种中间凹下的舂chōng米器具。
长期以来《庄子》《离骚》一直被人们相提并论,是由于作为浪漫主义作品,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特征:首先,都表现出一种奇幻超绝的非凡想象力;其次,显示出一种不同于世俗,独立不群的浪漫主义精神;
【甲戌眉批:斯亦太过。】
这个说的也太过了。(作者说书里的悲欢离合,兴衰遭遇都是真实的,小说自然不可能全部真实,所以认为太过了。)
“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红娘小玉”
【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哪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
好货:好,喜欢。货,东西。
【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
喜悦检读:爱不释手,深思审读。
【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
这样省了些寿命体力,总比去做那贪淫恋色,好货寻愁的事要好。
筋力:体力。
【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
就算比起那谋求虚名追逐虚无的人,也省了些口舌是非的害处,腿脚奔忙的痛苦。
谋虚逐妄:追求一种不存在或不合理的事物。谋,谋求。虚,不真实。逐,追逐。妄,不存在。
【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
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另外,也让世人换换新的感觉。
忽离忽遇:莫名其妙的分离,然后神助一般的又相遇。
通共:全部,所有。
红娘:红娘是西厢记中的丫头,帮助张生爬过墙和他的小姐崔莺莺偷情。
小玉: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女主角,当红名妓,才貌双全色艺俱佳,爱上书生李益,两人山盟海誓,永不相弃。没想到李益扛不住各方压力,终于还是娶了门当户对的卢氏。小玉悲痛欲狂,再见到李益,痛责负心汉后咒道:“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以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小玉死后,李益夫妇对霍小玉的愧疚之情却折磨了他们一辈子。
我师意为何如?
【我师意为何如?”】
我师意为何如:空空道人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甲戌侧批: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
我代替空空道人回答:“不单单可以驱散忧愁、消除困意,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这里的大益,应该是读罢红楼梦而开悟)
醒盹dǔn:消除困意。盹,小睡,多指坐着或靠着断续地入睡。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
忖cǔn:思量。
【甲戌侧批: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
前面的“余代空空道人答”和这里的嘲弄抄录者空空道人,即用常人应有的爽快回答,去衬托空空道人的迟疑沉吟,小心谨慎。用空空道人来嘲讽世上迂腐的抄书人,书又不是你写的只不过抄录一边,怕文字狱而对原著进行删改,不通情理。
腐儒:迂腐的儒生,只知读书,不通情理。
【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
指奸责佞nìng:指责虚伪狡诈的人、斥骂阿谀奉承的人。
贬恶诛邪:贬低行为恶劣的人,声讨品行不正的人。
【甲戌侧批:亦断不可少。】
本书是弘扬光明正大的作风和纯正良好的风气,所以这句是绝对少不了的。
【亦非伤时骂世之旨,】
【甲戌侧批:要紧句。】
并不是愤世嫉俗,极端的批评社会。请不要兴文字狱,这个很重要。
【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至于说到皇帝仁爱臣下贤良父亲慈爱孩子孝顺,所有关于伦理的地方,都是称功颂德,留恋眷顾,不是一般小说能比的。
及至:以及,至于。
眷眷无穷:念念不忘,留恋眷顾的意思。眷眷,眷顾不舍。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
虽然书里主旨是讲情爱的,只不过是真实的记录事情,并非那些假编乱造,一味的描写偷情,私订终身的烂俗小说可以相比较的。
“情僧录”“吴玉峰”“东鲁孔梅溪”“棠村”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空: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纸笔,及传媒工具,不能单独成立,说白了,文章这种表象就是“色”,人的思想、纸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写文章,或没有纸笔等这种空,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色。
色:万物的外形,颜色等等外在的特色,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情: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
情僧录:因石头记中的情而悟空的空空道人记录下的,所以叫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吴玉峰:吴雯(1644-1704),字天章,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生于清世祖顺治元年,卒于圣祖康熙四十三年,年六十一岁。所著有莲洋集二十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东鲁孔梅溪:孔继涵(1739-1783),清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九代孙。乾隆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好天文地志算术之书。
宝鉴:宝镜。镜子的美称,常用作书名,取可以借鉴之意。
【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旧有:说曹雪芹家以前就有一本书叫《风月宝鉴》,并没有说是曹雪芹创作的,是谁创作已无考。
其弟棠村:梁清标(1620—1691)。“其弟”二字是草书“真定”二字的误抄。真定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因避雍正讳改今名。梁清标是真定人,常自称“真定棠村”。梁清标为曹寅、洪升等人的好友与导师。
故仍因之: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仍旧是采用了《风月宝鉴》的名称,让它作为本书的别名。作者把《风月宝鉴》的很多内容纳入这个大的新稿里,把它也拆穿加以巧妙的安排,成为新书。所以才会睹新怀旧。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很含蓄的写出了作者就是曹雪芹。
画家烟云模糊处:山水画的朦胧美表现于内容意蕴的模糊、抽象与含蓄不直露.使人难以通过直观和按常理加以理解.必须通过联想。去把握其中真实的含义和内在的美。
“壬午除夕”“甲午八月泪笔”“甲戌抄阅再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
标题诗:标明文章内容的诗。
【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能理解的人一定是有辛酸泪的,才能体会到这部书是用血和泪写出的作品。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壬午除夕:从时间上看曹雪芹必定是曹頫的儿子,生于1725年6月6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死于“壬午除夕”(1763年2月12日星期六,农历十二月三十戊午日),年仅38岁。
书未完成,曹雪芹因为伤痛而死去,我因此也伤心,眼泪都快流尽了。
【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每每幻想能去青埂峰再去问问石兄未完成部分的内容,怎奈却遇不到癞头和尚领路了!真是失意而难过啊!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从今往后只希望造化主能再造一芹一脂把书完成,才是这部书的庆幸啊,我和杏斋死后也能大快随心在九泉之下了。
何幸: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甲午八月泪笔”是畸笏的绝笔,畸笏老人在甲午(1774)八月后不久逝去。他说的“余二人”是说的现在还活着的自己和“杏斋”。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本存十六回。即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第四回回末缺下半叶,第十三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
地陷东南:大地的东南角倾塌。来源自古代神话,共工与祝融交战,共工战败,共工便以头怒触不周山。没想到这座不周山起天柱的作用,结果造成“天柱折,地维绝,地陷东南,天倾西北”人间顿时山崩地裂、洪水泛滥,人类蒙受苦难,于是产生了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的救世神话。
隅yú
【甲戌侧批:是金陵。】
所谓“金陵”是指“金陵地界”,即明代的“金陵省”或清代的“江南省”,既包括南京,也包括苏州、扬州等地。
【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甲戌侧批: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
是石头口气:石头最向往富贵风流之地,所以开场就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米颠就是米芾。米芾酷爱石头,爱到“遇石即拜”的程度。又因其行为怪异,时人以“米颠”称之。所以脂砚斋在这里批曰“惜米颠不遇此石”,要是米颠遇到这等好石不知要如何喜爱?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
【甲戌侧批: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
甄、封两家就是势利关系,士隐有钱有势时,两家相处得就蛮好。当士隐落魄时,就给他脸色看了。
【街内有个仁清】
【甲戌侧批: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
封家拿了他的钱买了些薄地,毫无情义可言。人情不过如此,没钱了就不认你了。
【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
【甲戌侧批: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
人生的道路平坦宽阔的很少。
亦凿:这里是说“世路宽平者甚少”这句批的穿凿附会,和前批非一人所批。
(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人皆呼作葫芦】
【甲戌侧批: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
糊涂:无法分辨是非对错。
具焉:都具备了。
所以假语到这里就都具备了,势利也有了,人情也有了,糊涂也有了。
【庙。】
【蒙侧批: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
前面十里谐音势利,仁清谐音人情,音都很准。但这里葫芦谐音糊涂,音却不是很准。虽然不是很准,但的确是照葫芦画瓢,效仿前面谐音的。
【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
【甲戌侧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
羲皇:指伏羲氏。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所以隐逸之士常常自称羲皇上人。
甄士隐自比隐逸之士,既然这书的朝代年纪不可考干脆就把上古时代作为这书的年代吧。这段写了香菱的出身和人品不一般,所以说香菱与正十二钗在出身上没有什么不同。
【蒙侧批:伏笔。】
伏后文的香菱学诗。甄士隐是羲皇上人,风雅之人,香菱根基于十二钗同,所以后文也有香菱学诗的风雅之举。
【一日,炎夏永昼。】
炎夏永昼:炎热的夏天,白日很漫长。
【甲戌侧批:热日无多。】
炎炎夏日虽然漫长,但风光的日子却不能长久。
【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风流公案:前世今生的情缘因果。公案,指案件,事件。
【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
这么说,近日风流冤孽们又要去人间历劫了?
风流冤孽:男女风情事而造成的冤仇罪孽。
造劫:后来比喻人们对劫难在主客观上无法逃脱的必然性。
【蒙侧批: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
造劫历世是令人苦恼的,但是又不能不造劫历世,因为不亲身经历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是无法开悟的。
悲夫:表达悲叹怜悯之情。夫,语气词。
【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只是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