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人·漫话生命》张福生(1264)

分类: 综合 |


4.2
(陕西)张福生
人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但人终生难免不得病。一人一病,百人百病,谁都难免,医生也难免。所料不及者,是得什么病,所受的折磨乃至耗尽气息,却人人如此。据统计,我们人类一生一人看了314次病,一生吃下的药片大概3万粒,这还不算用的针剂。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报告,2009年中国人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类疾病目前有2万多种。不同社会时代有不同的病。人类疾病大体经历:传染病时代——普通病时代——现代病时代,并开始进入精神病时代。19世纪前,传染病、营养不良、寄生虫是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20世纪,普通病、文明病、生活方式病危害生命;21世纪中期后,精神压力、心理疾病等上升到重要位置。21世纪初,我国已成为全球慢性疾病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8年我国已有2.7亿慢性病患者,并且每年新增1600万名,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总数;我国每年有643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每年死亡人数的80%。卫生部专家指出:“最让人担忧的是,慢性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健康报2011年9月21日)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研究,认为有4种因素:1.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如微生物与寄生虫;化学因素指有毒化合物、变态反应原、某些化学物的缺或过剩;物理因素像放射线、高低温、外伤等。2.精神因素指有害心理因素。3.遗传因素指染色体异常、基因变异。如果说,以往人们总是从抵抗力高低来解释疾病的发生,那么,对致病基因或疾病易感基因的揭示,将建立新的基因水平的诊治方法,进而推动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4.多种综合因素病: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
有学者,通过对我国过去50年资料统计得出如下病因结论:1.70%病是吃出来的。2.结核病等传染病、母婴死亡率下降,脑卒死、冠心病、糖尿病、肺癌、肝癌等死亡率、发病率上升。3.吸烟、不良膳食习惯、静坐、活动少等生活方式是许多慢性病上升的重要因素。4.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失衡、交通事故频发等。
作者简介:
张福生,男,汉族,1943年2月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祖籍山西省临猗县北辛乡张家坡。196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到陕西省柞水县红岩寺地段医院从事医疗工作。1988年调回三原县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职称,曾先后担任医务科科长、业务副院长职务,2003年退休。医学知识和技能全面,业余兴趣广泛,涉猎哲学、文化、宗教、心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2012年4月,张福生著书《人·漫话生命》,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