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记忆》狼烟万里赶大营(1014)

(2024-02-19 12:56:08)
分类: 历史
                     《难忘的记忆》狼烟万里赶大营(1014)

           《难忘的记忆》画刊选登(连载1014

       狼烟万里赶大营

       ——记左宗棠挥师收复新疆

       大军中的“津门货郎帮”

       

《难忘的记忆》狼烟万里赶大营(1014)

《难忘的记忆》狼烟万里赶大营(1014)

1858年和1860年,沙俄帝国两次逼迫清政府签下《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这两个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更令后世震惊的是,1900年的中国庚子年,西伯利亚的沙俄驻军对仍属清廷管辖和有权永久居住的远东海兰泡地区的原住民,即江东六十四屯的大清国三万多子民强行驱离,疯狂杀戮,全部葬身于黑龙江底!黑龙江连续多日尸首翻滚,恶浪拍天。庚子俄难让中国在黑龙江以北仅存的最后一块土地不复存在。晚清边塞诗人边瑾愤然留笔:龙江万里戎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复我大江东!

扯远了,我们回到1871年。此刻,新疆的大部疆土已被阿古柏和沙俄强占。1866年,朝廷急令尚在平息回乱的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新疆隶属陕甘),展开兵发新疆的战事准备。1873年,左宗棠掌控肃州(今酒泉)。1875年,左宗棠向朝廷呈报了收复新疆的决心,提出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的当前目标任务。与此同时,左宗棠悉心经营,全力把陕甘地区打造成一个经略新疆战事的战略后方基地。

一时间,以西安府为基点,湘军大营沿着八百里秦川到肃州一线逐次展开,西北高原的练兵场上旌旗猎猎,杀声撼天,各类战事准备也都在有条不紊地悄然进行。那些在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和平息回乱的连年战事中已经疲惫不堪的湘军,总算缓了口气,转入了暂时的休整和西征新疆的临战训练。左宗棠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筹划一下收复新疆的全盘方略了。

熟料,天不假年,屋漏偏逢连阴雨。自鸦片战争之后的三十多年间,英法两国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从海上袭扰和入侵大清国的企图,且狼奔鼠窜,动作频频,让清廷头痛不已。1874年3月22日,日本国也插了进来,派兵武力占领了台湾。同年9月,大清国与日本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台湾事件专条》,日本虽然撤出台湾,但是中国政府被迫承认了琉球是日本的属国。丢掉了本是大清属国的琉球,台湾就失去了东防日本随时犯台的一道战略屏障。于是乎,先应对东南方向的海疆危情,还是先收复西北内陆的万里失地,就成为清廷当权者们无法回避的一道事关大清国江山国运的战略选项了。

朝堂之上的争论与交锋出乎意料的激烈。“塞防派”的领军人物,清廷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新和军机大臣瓜尔佳.文祥担忧海防力量不足,要急需筹备,主张移塞防之饷增补海防之需。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则毫不犹豫地主张加强海防而舍弃塞防,把日本对大清帝国的威胁放在沙俄对大清帝国的威胁之上。李鸿章认为:“日本一心谋划侵入中国,日本若强大,则可让中国失去,届时东三省和直隶山东皆受影响,京师也会收到严重威胁,如俄于新疆,英于缅甸,法于越南,但这相对于日本带来的威胁是较小的。”

李鸿章之所以提出放弃新疆,主张强化东南沿海防御,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李鸿章认为以清廷目前的实力,已经无法全面维护帝国的统一。既然如此,那就不如选择维护相对“重要”的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不仅是清廷每年的税收重地,亦是开展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东南沿海一旦再度遭受战火兵燹的涂炭,大清帝国再现“康乾盛世”的中兴目标只能休矣。二是李鸿章还认为大清国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均源于“列强从水上而来”。东南沿海的陆海防建设亟需重点强化。在国力有限的当下,只能弃守西北而保东南。

“塞防派”的代表人物湖南巡抚王文韶则认为,“但使沙俄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不必致构于东南”,故“应当专意于西北塞防”。“塞防派”在清廷几派的互怼中,人数上和气势上稍逊风骚。

“海防派”和“塞防派”之外的第三方则是以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首的一部分朝臣,他们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左宗棠对海防的重要性不持异议,但他力主不应当用牺牲边防的办法来办海军。如果朝廷不能将新疆的叛乱平定,俄国人就会继续蚕食西北疆土,西方列强也会从沿海进攻作为呼应。沙俄于日本或西方列强相比,其威胁更大,因为俄国和中国有共同的边界线,俄国既可以由陆路,亦可由海路进入中国。俄国的侵扰才是心腹之患,西方国家的威胁只是肢体之伤。左宗棠强调,西方列强通常为商业特权而开仗,而俄国除了追求商业的让步外,还有领土要求。因此,左宗棠坚决要求发兵西征,收复失地。左宗棠认为:“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保住新疆,方可形成拱卫大清全部版图的战略防御布势。显然,左宗棠的战略眼光和胸襟格局要大大高出一筹,甩了李鸿章至少几千里地。

几派力量都是朝廷倚重并维持朝政权力平衡的核心政要,或是替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看家护院的皇亲国戚,或是军机处的肱骨权臣,或是手握重兵辖领数省的封疆大吏。故,两位汉臣声威四溢,二人所代表的朝野几派政治力量所奏呈的每一份国策谏言,对清廷都有着千钧压顶般的分量。

究竟是“海防”还是“塞防”?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此刻就在太和殿陪坐在同治皇上的侧后,只听不语。这两个劲儿劲儿的女人真真是端足了皇威,好像就是要等着这帮奴才们先翻够了跟头玩出了大喘气再亮出最后的底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