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四姐(961)

分类: 散文 |
印象中,四姐是唯一没挨过母亲巴掌的兴运儿。人家也争气,在三原女子中学曾是一路红灯(门门滿分),初中毕业破格保送西安交大附中。能在交大附中就读的字生,上大学不存在高考,没有戒备森严的考场,就是正常升学考试。
不巧的是1962年高考升学率创造历届最低,仅百分之九。四姐回忆:这么低的升学率,光高干子弟走后门都不够,牙根没工农学子的米汤馍,四姐遗憾落榜。当时学校工农兵学子看到这样的局面,纷纷背铺盖卷要回家,他们愤愤不平地议论:这么优秀的学生能落榜,咱们以后不可能有好戏。校方给四姐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她留下来稳住局面……四姐暂时留下来,每天早晚还有白面蒸馍,她没吃,攒了起来,每次回家带给老娘,临走总是让娘蒸许多玉米面发糕,她说娘的手意好,做啥都香。
第二年继续参加高考,由于不是应届生,而且她志愿报得特高一一理功科一类一班,又一次落榜。别人都说她志愿报得太高了,她赌气地说:我要考就考个好的。我害怕说出口对她剌击太大,心里叽咕:要考咋不考上哩?
还好,大队缺教师,品学兼优的她当了多年民办教师。甭管公办,民办,能把教育质量搞好,提高升学率,这才叫能耐!她数理化全能,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65年,县文教局组织民办教师转正考试,她一举夺得全县第一,但未转正,当时文教局长表示:明年不用考,直接转正。可是天生不服输的她,第二年还是参加了考试,考取全县第六名。
可这次新政策又来了:四十岁以上不能参加考试,四十岁以下要做接扎手术。为参加考试,隐报了年龄,并做了结扎手术,还是没有转正。她气愤难忍,托着虚弱的身体,到咸阳教育局论理,教育局回答:没办法,己经上报。那里有主持公道的地方?!转正一次次受挫,据说是她把学校那位教学不行,搞关系特行的教师得罪了。原本她就不用考试,八所姐夫有资格把她带进八所,倔犟的她硬是要靠真本事吃饭,最终还是姐夫把她带进八所。虽然生活在知识分子堆堆,但她的优秀絲亳没有逊色。在八所第二个年头,分来一个去北戴河疗养的指标,校领导就分给她。在她疗养期间,校长亲自去北京要来转正指标,并告诉她:管指标的直纳闷:八所那来的民办教师……
四姐五口人之家,除一路红灯的她没进过大学校门,其它四位全部高工。姐夫1963年西工大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青云仪器厂,后调入八所。俩女儿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己合并长安大学)毕业后配到八所。小儿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当他把简历发到网上后,珠海直升机研究基地和深圳航空公司都要。虽然珠海工资高出深圳二三倍,但四姐认为珠海为开发城市,环境各方面比不上深圳,决定留在深圳发展,有好机会可以跳槽。小儿子现在在深圳航空公司是负责安保的高管。
记得四姐在大程中学任教时,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她正在房间批改作业,“嘭,嘭,嘭”,一阵阵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四姐惊觉地问道:“谁?”“我,刘刚”。“我咋不认识你?”“我是你学生,你把门打开就知道了,我给你送点菜。”迟疑中,姐姐打开房门。天哪!一个滿脸墨黑,眼冒凶光,手举匕首的歹徒,面对面直逼四姐,四姐从头到脚冒着冷汗,一步步倒退着,床上的几个孩子己吓成哑巴,老实蛋姐夫早己吓成木头人,房间死一般寂静。“歹徒到底要干什么?!”疑点在四姐脑海中飞速旋转着!当四姐退到桌子旁边,歹徒把桌上的兩块进口表迅速塞进口袋,仑慌逃离。己经吓懵的一家人终于回过神。原来歹徒是冲着手表来的,不幸之万幸,没伤着人。这件事发生后,全家人都笼罩在阴影中,晚上不敢开房门。特别对孩子伤害更大。真的应该感谢我的姐夫,他用最短的时间,让全家人生活在八所,脱离了让人惊恐的环境。
我佩服四姐,因为能把不是上大学料的学生,经辅导都能圆大学梦!四姐无疑是我家那筐杏中最靓的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