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史迹之  峰峰磁州窑遗址

(2014-09-29 18:00:41)
标签:

河北

峰峰矿区

磁州窑遗址

纸坊玉皇阁

常乐寺遗址

分类: 游记1-京津冀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遗址之富田遗址,明至近代,河北省峰峰矿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的峰峰之行,因病推迟到了端午。杨花飘后的季节,聚团沾泥,在南响堂雕刻了花朵的石窟内盘旋。本来只是佛教艺术之旅,阅读了博友的文章后,又增添了瓷窑遗址的内容,在地图上定位时,看到盐店之外还有富田,原先邯郸市区的行程也一并取消。

    开往洛阳的火车,人们纷纷在邢台、邯郸下来,有些恍惚是否干脆坐到终点。邯郸的高铁站有公交过渡到火车站,再乘红5路到彭城,即是峰峰城区。我刚出高铁站便被招呼拼车,于是搭上一位小妹开的出租,节省了时间和体力。

    找了离车站较近的地方住下,这里离玉皇阁、南响堂也近,步行便到。玉皇阁有香火,虽不是开放的景点,也可参观。据说看点是无梁拱顶,整体形态和过街券台的雕刻、阁门拱券的琉璃装饰也颇美观。券台门洞内嵌有《创建石桥口明覆二券记》石刻,看不清落款时间,文中有隆庆、万历的纪年。阁前立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玉帝阁碑》。去南北响堂山、水浴寺都经过这里,却没有拍张满意的外景,遗憾。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纸坊玉皇阁券台雕刻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阁内无梁拱顶

 

    玉皇阁位于纸坊村,建于明代,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过街楼式看,应该是过去的交通线,阁下是村庄,转了圈,看到两座拱门,东门题“东迎旭日”,南门题“水色山光”。玉皇阁背后小坡上去便是铁路,沿铁轨走一小段,便是南响堂。在高处看到村里还有一座庙宇,走近瞧似乎是新建的娘娘庙。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南响堂的宋代砖塔,细看似乎上部整修较多,下部较为原始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塔内仰望

 

    在南响堂待了一整天,窟虽不多,残破也甚,却颇有精彩。第二天属于北响堂,宋塔在维修,遮得密实。常乐寺遗址耗了过多时间,以至于石窟没有浏览全。天气也不配合,在山下时阴沉沉,到石窟内便阳光普照了。

    细看遗址上的佛像,感觉雕刻并不甚精,但现在的保存状态很好。佛台之后立碑一、经幢二,碑为《重修三世佛殿之记》,碑文没拍清楚,当时也未关注刊刻时间。经幢一高一矮,一肥一瘦,上有雕刻,风化较重,选了数幅细节拍照。旁边修塔的大姐说,某日有出版社的夫妇来此考察,拍照花了三天时间。一比较,自己故作高深地拍细节,却未抓住重点。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北响堂常乐寺遗址的三世佛像,背面有佛坐像和菩萨像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较矮的一座经幢,四方形覆莲之上的雕刻完全没有留意

 

    第三天是水浴寺,不能拍照,大妈说得客气,只好作罢。回到城区看了老爷山,再寻盐店遗址,大门紧闭,门口闲坐的大爷们也不清楚这里是否开放。打听另一处,告之坐车到耐火厂,再步行前往。没有听清楚耐火厂的准确发音,询问公交司机未果,只好在附近居民的指点下全程步行,不过也好,误打误撞逛了一处邯郸的历史街区。

    正确的走法是在峰峰宾馆或盐店遗址前乘坐1路或15路公交至耐火厂(西行),街对面贩卖水管之类建材的商铺旁,有南北向小道,向南穿过一片平房即到。当然打的去更便捷,也不远。

    我是从盐店遗址对面的小区穿过(南行),走到东西向的路上西行,不断出现的零星传统民居,似乎在提醒我到了一处历史繁华的地段。因为急于赶路,未作停留,直到文昌阁前。街边立有新华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碑,说明此为201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以笼盔墙和馒头窑为特色。除文昌阁外,还有一些民居保留,我进入打探的数处保存状况不佳,只有门脸和围墙完整,内部已破坏。

    附近热心的居民指点我寻找馒头窑,又介绍自家院内新烧制的瓷器。这里有不少外来的制瓷工艺师租房生产,古老的窑址已废弃,代之以清洁能源和钢铁炉。匣钵砌筑的墙体随处可见,在纸坊已见到,当时不知其为何物,至此始明了。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文昌阁背面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笼盔墙的小街巷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邯郸市第一批历史建筑,清代窑址,2011年公布

 

    过来路上见到的民居似乎比新华路街区的完整,只是比较分散,点缀在新建的房屋间。从文昌阁转向南再向西行,不断询问,终于到达了富田遗址。

    遗址存10座窑址及附属设施,是一处开放的景点,在新华路耽搁了时间,到达已近黄昏,只好次日再来。返回时,绕窑址半圈,在后门遇到这里工作的大叔,指点了走到耐火厂的线路,从后门一直北行,很便利回到大街上。

    第四天难得有点晴,匣钵镶嵌的窑体颇觉特别,经过修整的院子也有些野趣。没有仔细数,至少有2座是明代,中间2座是近代,其余为清代。游客中有位小时候在此成长的老兄,他的记忆是中间2座原来是没有的。有一座窑址没了顶,如果能走进去,应该别有趣味吧。

    北面是横排的作坊,南面则有相关的设施,但我叫不出名来。另有工艺师们的工作室,我怕碰坏作品,不敢在里面乱窜。有几座窑可以入内,蚊子与灰尘齐飞,并不是特别愉悦,却也有些意思。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富田遗址的明清馒头窑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这两座似乎都是清代的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中间的近代窑址,此处应是给火膛添燃料的地方吧,据说宋代以后用煤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印象中是明代的窑址,看网上对馒头窑的图解,似乎是灰坑的地方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一座明代窑址里的匣钵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叫不上名字的设施,还有大石碾等

 

    返回城区,经过盐店,想再碰碰运气,看到侧门开着,连忙进去。这里工作的大姐说要下班了,见我远道而来,便领着我四处看看。大姐说这里是一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室,平时都开放参观,只是近期维修,院内堆积了各种物品,所以关闭了正门。侧门是掩着的,并未上锁,参观者推开进来便是。

    不想耽搁大姐太多时间,潦草走了圈,看了作坊和成品库房。院内是元、清时代两座馒头窑,清代窑侧面多出一部分构造,不晓得用途。元代窑圆圆的,大姐说顶部维修过,其他都是原装。入内探视,很深,有旋梯下底,没有看到烟囱,不知道气流是怎么走的。

    告别盐店,乘公交穿过元宝山,沿河边走到玉皇阁,继续向东,铁路桥下便是红5路的发车点。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遗址之盐店遗址,这是清代窑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元代窑,体型感觉要小些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元代窑内部


河北史迹之 <wbr> <wbr>峰峰磁州窑遗址
元代窑的馒头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