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史迹之  保定十国保

(2014-01-08 23:05:24)
标签:

河北

保定

直隶

国保

分类: 游记1-京津冀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保定古莲花池之枯荷

 

    陪家人去了趟保定,感受下当年省会之首的风采。可惜此时非彼时,落魄终究是落魄了,何况其间还经历过这么多动荡。市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十处之多,基本属于晚近的作品,代表了这座城市近代的历史。

    和侵华日军拍摄的保定不同,没有了高大的城垣,街衢也不再整洁绵延,这些列入国家级的文物,委身于闹市之中,倒也相安。

    保定第一处列入国保单位的是第三批的直隶总督署,那批开始重视各类型文物,衙门书院、民居会馆,悉列其中,总督署作为衙门,不大可能修得过于豪华,反不如大户人家的庭院耐看。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直隶总督署:大门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总督署:仪门右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总督署:戒石坊背,黄庭坚的字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总督署:大堂内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总督署:二堂庭院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总督署:四堂

 

    总督署前的大旗杆已经拆除,府门内陈列有残柱。门外东西还有辕门,过去在门外或许有围墙合闭,旗杆置于其中。现东侧有夹道,旁有楼房曾为原河北省府的办公楼。在内院,还有李鸿章的原版照相,隔着玻璃不容易拍清楚。

    总督署西行不远路口拐向北,街东有光园,新晋级的第七批国保。没开放,只在外看了眼,维修后比较新。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光园:曹锟的公馆,1916年修建

 

    向东行大街之北则是天主教堂,省保,看细节略粗糙,背面还有些意思。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天主教堂:1993年的河北省保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教堂:祭台处的建筑外观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教堂:办公处

 

    大街之南就是古莲花池的北门,门旁传统小吃店的冰糖葫芦味道还不错,不少人排队。作为第五批国保,时代标注为金至清,金当是莲池开凿的时代,可惜清代建的亭台楼阁,多数已毁,现在予以恢复,少了古时的韵味。莲池内古碑尚多,著名者为唐苏灵芝书碑,又被罩于玻璃之下。

    进门就好大座假山,有点大观园的意思。假山后为牌坊,两侧廊内陈列碑刻,有那总督翻刻的六家字帖。东面院内有两座明代西夏文经幢和元代石碑,还有若干清帝御书大碑。再南就是莲池,池畔楼阁点缀,东面有直隶图书馆,已过百年。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古莲花池:清道光十年(1830)直隶总督那彦成命人摹刻的六家字帖之一:

唐颜真卿书《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莲池:明弘治十五年(1502)刻西夏文陀罗尼经幢,1962年出土后移入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莲池:1908年修建的直隶图书馆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莲池:唐苏灵芝书、开元二十八年(740)刻《田琬德政碑》和

明王阳明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诗碑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莲池:苏碑局部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莲池:留得枯荷无雨声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莲池:岸边遗物

 

    教堂之东即钟楼,没想到台基并不高,也是国七。楼上悬金代大钟。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钟楼:又名古鸣霜楼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钟楼: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铸钟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钟楼:钟纽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钟楼:据说是明代建筑,转角处陈列的是裂瓜石

 

    钟楼之东北则是大慈阁,国六。阁建于高台之上,可以想象古时景象,必然迥出街市。阁下左右有钟鼓楼,背面则是倒座的关帝庙。去时寺里做法事,也不敢冒失乱逛。登阁上有些意外,感觉地板这么像是现代装修的呢?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大慈阁:据说是旧时最高大的建筑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大慈阁:筑于高台上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大慈阁:背后倒座的关帝庙

 

    在大慈阁乘公交,几乎绕老城小半圈,到了军校广场。车就停在旧址门前。这里辟为纪念馆,收集有众多军校学员的遗物。倒是军校原来的校舍,似乎没有多少留下来,参观完毕后也不清楚尚武堂是否是重建的。东墙嵌有学员中著名者的铜像。军校旧址为第六批国保。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保定军校:尚武堂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军校:先辈遗物

 

    还是在下车处乘同一路公交,这是循环线路,又回到大慈阁区域。继续寻找,经过钟楼、教堂、总督署和光园路口,再向西,拐向北,就到了育德中学旧址。这里是留法勤工俭学的纪念馆,国六,参观要登记,展厅设在两厢。内有两进院,似乎现在是课外兴趣班的场地。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育德中学: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育德中学:第二进主楼

 

    返回老城,感觉经过了保定旧西门的位置,找对路口后向北行,越走越远,总觉走过了,终于到了直隶审判厅旧址,国七。印象说是属于河北大学的房子,现在已经成了危房,附近的居民说准备维修了,不知修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直隶审判厅:内院主楼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审判厅:侧楼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审判厅:回廊损坏严重

 

    审判厅在城北面,而另两处国七在同一条南北贯通大街的南端,走到天快黑了,先到了清河道署。这里大概要开始维修,西边围起了挡板。在楼顶看了下全景,中轴线保存完好,西侧拆成了大空地,北边还有一些房子。

    再折回去找淮军公所,其实从道署所在的东西向街往西就到了公所的南端,但当时依照事先看过的地图位置,先去找了北端。这里墙内的房子数间,看去墙已经开裂了,借助路灯拍了张外墙了事。再绕至西端,高大的围墙,外侧做了支撑,国保碑也设在这里,挡板围着的地方应是大门。这里没有街沿,看着车来车往,未敢多逗留。再到北端,看到封火墙,有些新,看来是维修过了。这么兜一圈,天完全黑了,也无法上楼顶俯视了。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清河道署:中轴线建筑


河北史迹之 <wbr> <wbr>保定十国保
淮军公所:北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