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二佛寺远观镇南塔,宋,四川省荣县,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镇南塔离大佛不远,山顶台地相连,大佛寺的围墙隔断,只能出门后再绕道上山。途中经过一处造像,崖壁上又有许多小穴,可能是过去僧人埋骨处吧,有些被后人使用,看封口上刻的年代有过去20年的。
塔所在的山梁曾建有寨子,离开时在正面看到寨门。估计利用崖壁作天然屏障,需要修建寨墙的地方并不多。山中有块巨石,开凿出梯坎,两个孩子在上面嬉戏,步履匆匆,也未去看。联想到寨门,也许山梁上还有一些遗迹。

从大佛寺眺望
镇南塔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嘉庆十四年(1809)维修。方形十一级,塔刹已毁,坐东向西,通高21.6米,逐层内收,每层三间四柱,底层饰斗栱,正面第五层塑一僧人像。内部五层,实心柱,66级蹬道盘旋至塔顶。
现在塔门已封死,基座也无梯坎,以为本来如此。旁边的大哥说是出了事故后才不准登塔。塔后的平地上设有茶座,再远的梁子上市民放飞风筝,垃圾遍地,无人清理。塔四周种的大树还未发芽,先绽放出红色的花朵,也许我以为的花朵正是芽苞也未必。
当地人都称为白塔,问镇南塔反不知,塔基正面看似文保标志的位置上也没有字迹了。









塔正面下方修建有梯坎下山,又长又陡,左侧有小路,站在山包上,看见拱门,相信过去这里是座山寨。门很单薄,拱顶石块也快掉了,这里垃圾更甚,无语了。从拱门穿出,又绕回塔下的梯坎。


山下还保留了小片老房子。在大佛寺山顶眺望县城,基本看不到平房了。走在街上,觉得这片房子面积还不小,上到旁边的屋顶俯瞰,又觉很小。从这条街右转还有小片,房子砌有封火墙,大约存有五六个天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