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史迹之  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2013-03-09 14:21:26)
标签:

四川

内江

翔龙山摩崖造像

西林寺

张大千纪念馆

分类: 游记8-渝蜀黔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翔龙山摩崖造像及石刻,唐至民国,四川省内江市,四川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资中的长途车站在沱江南岸二丝厂附近,到成都的班车在五桂桥停,流水班,票价52元,保险1元,车程约2小时。与内江之间的班车也是流水班,17元,车程约1小时。内江的长途车站在沱江南岸偏僻的老街道上,经常堵车,出租都不大愿意来。不过公交方便,有车到市政府,翔龙山摩崖造像就在市府不远。清代内江是资州下辖的县,如今地位倒过来,但资中的住宿、饮食比内江要贵些。

    造像前原建有资圣寺(始建于宋代),1950年代的调查曾予记录,《四川文物简目提要》云:“寺在市郊三里,仅大殿为明代建筑,殿是重檐歇山式,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为14.66公尺的正方形殿,上下檐斗栱均为六铺作,昂头微微翘起。除梁架结构为原状外,其四周及门窗均改装。现为内江专署礼堂。”简目未提及造像,看来当时未入法眼。1960年代寺院被拆除,其后在造像前兴建民房,至2007年开始整治文物环境,将此处住户迁离。如今山脚下建有茶馆,取名摩崖精舍。

    造像在历史上受到过严重破坏,现存61龛368尊,另有题刻9处。最大者为千手观音,高8米,右壁刻有题记,所署为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功课未做好,忽略了这一点。观音像右侧造一龛毗沙门天王,左侧崖壁绵延数十米。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翔龙山的造像多数风化仅存轮廓,其中一龛让人想起巴中南龛的如意轮观音。这里有一位居士婆婆打理,每日勤于扫除,燃烛焚香,虔诚礼佛,赚的钱都花在菩萨身上。也因此,佛、菩萨身上披挂了许多红布,又设供案,摆佛画像。婆婆的一大愿望是给菩萨穿衣,我理解就是重施金身了,便告之恐怕文物不能再涂色彩了。她也退一步说不能也罢,重建寺院总可以吧。这一宏愿怕也实现不了,且不说款额巨大,即如今茶馆已在前,更无多余的空地建设佛堂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拾级而上,则有坐佛一尊,已建亭保护。佛像高4米,头饰高螺髻,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赤足踏莲花。两侧刻有弟子等像,再侧有类似塔形的两石,分二至三层雕刻,其中左侧向内有广明元年(880)十月题记,或是造像年代,其左又有似乎是彩妆的题记,纪年只看出历字。向外的下层则有民国十年(1921)张大千(1899-1983)补书的明代南京礼部尚书赵贞吉的题诗。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坐像所在的巨石背面镌有数则题诗,其后为龙池,壁上多题刻,“龙池”二字为中江陈襄书,“漱石枕流”四字为民国十一年(1922)田一夔书,其余小幅题刻皆未细看。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坐像左又有大石,其造像风化已面目模糊。再左有大龛,似为地藏十王题材。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再往上行还有一龛西方净土变题材,保存稍好,左壁有题记,上层为游记,下层应为重妆记,只认出“重妆”、“相一龛”、“大悲栖阁”等少数几字。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千手观音像右侧,从民居背后穿过,还有数龛造像,其中一立佛在小房子里,居士婆婆说是阿弥陀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随后到西林寺,位于沱江北岸西林公园山上,由长长的石梯而上,路左有石牌坊和墓、塔,山门更在其上。寺院始建于宋代,明代增修,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寺前原有明代石照壁,面阔三间,明间上方刻“紫霞境”三字,左面刻“万历壬午年(1582)夏吉”等字,现为重建之物。寺院由山门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组成,两厢已改成两层楼房。西林寺为尼庵,已列入第七批省保。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寺院山门前的石梯边有墓和塔,不知其年代,墓碑两边框刻字尚能辨一二,而碑本身已无一字。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墓下方有石牌坊,二柱一间单楼,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位于通往寺院道路的左侧,与寺院和墓的朝向垂直,应别为一区。两面字匾分别刻“西天圣境”和“百丈名山”,为象山刘氏书。牌坊旁原是西林公园的售票处,已撤消。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从石牌坊后的小路下山,就到了张大千纪念馆,1992年开放,现为市级文保,以图片展览为主,辅以实物、资料和画作。民居风格的建筑倒也可喜,馆内介绍与西班牙合作将修建博物馆,由西方设计的外观看着蛮漂亮的。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西林寺、张大千纪念馆

    西林公园所在的东桐路还有区保清代太白楼和省保东汉鹭澜洞崖墓,出发前未多了解,否则也可顺路看看的。所去内江三处均无门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