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家湾无铭阙,东汉,四川省渠县水口乡团林村
王家坪无铭阙,东汉,四川省渠县青神乡平六村,并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
蒲家湾阙离沈府君阙不远,在去岩峰街上的右手边,我从沈阙走到这里,花了16分钟,主要是石阙在堰塘那边,需从田埂上过去,雨后并不好走。
石阙没有围墙,地处卑湿。从周围环境看,一样是面向开阔空间,背依缓坡。阙高4.65米,阙身宽1.16米,由两块大石垒成,上部刻朱雀,无铭文,背素面。左侧有安置子阙的凿痕,现存应为左阙之母阙。右侧刻青龙衔璧。枋子层正面刻独角神兽,背面刻其尾,四隅角神多毁。介石层减地刻一圈图案,似乎以动物为主。斗栱层刻有柱,左侧无其他雕刻。正面柱间为骑马人,柱两边当都有一人。背面柱间刻有两人,一人坐车上,柱两边刻植物。右侧刻有戏虎图,资料说是双螭嬉戏。斗栱层上即顶盖,与冯沈二阙相同,无“人物故事层”,顶盖左部分较完整。
蒲家湾阙和沈阙分属两个村,解放初期这里叫月光乡,再往前追溯,应都属于岩峰场。
只看到市保碑

左前侧视

右前侧视

背面

左侧面

阙身
朱雀,好象在走队列啊

阙楼右前侧视

独角神兽,天禄?
介石层的雕刻,似乎有人舞蹈,有龙,有骑马人,马前飞一鸟

阙楼右后侧视

戏虎图,介石层上有舞蹈的朱雀

阙楼背面

背面右部

阙楼正面
周围的老乡皆说过去石阙更漂亮,他们都已是中年人,还记得童年爬上石阙玩耍,也更怀念有保护亭的时候。住在路边的老蒲,是位热心肠的文物、体育爱好者,说石阙缺的顶盖在堰塘里,他看见过。还说文革那阵子,有两个当兵的路过,敲掉了亭子的锁,在阙上绑手榴弹要破除四旧。那时的老蒲十来岁,在旁边看热闹,说跟这石头过不去有啥意思啊。老蒲的叙述不太连贯,反正最后当兵的没为难石阙,否则不堪设想。
渠县诸阙所处的环境,除了房子不再是过去的瓦房,修了水泥路,其余自然条件并无大变,也许有些遗存真象老蒲说的埋在土里,陷在泥中,沉在水下。不久前考古人员来过,欲寻墓道墓葬所在。路桥测量人员也来过,准备从岩峰至土溪之间修筑公路,将渠县汉阙整体推出。
老蒲很热情地带我们去看王家坪无铭阙,说从这里走山路三里地,半小时就到。我说本地人半小时,我们怕要一小时才够。老蒲不忘展示自家的文物,说他家祖坟位置没变过,有2000年历史。但我想老蒲大概忘记了四川人多是移民,蒲家湾的名称固然因他的家族而生,却无法证明蒲家是原住民。墓的形式看来是清代的,不过我也无法证明这不是一座2000年历史的古墓,谁说清代不能在其上做改建呢?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老蒲的祖屋是典型的老民居,右厢房已毁,朝门还在,堆满杂物,院坝铺大石板。从蒲家湾返回燕家场,经沈府君阙,继续前行,左手边有棵巨大的黄葛树。回来翻法国人的照片,意外看到这棵树,仍然如初。树边原是庙子,后改为学校,一度是汉亭村小学,老蒲说当时的桌椅板凳就是砍了大树的枝桠制作的。
在支书家吃碗泡面充饥,支书家边上就有一座古墓,应当是清代,墓坊有雕刻,双穴,上层中间刻两人并坐,应是墓主夫妇,对联刻:造就既坚既好,拥护不骞不崩,上刻两凤,左右刻龙凤二字。因为急于去王家坪,路过的风物只能拍张照留作纪念。
离开燕家场要经过一座小石桥,平梁式,有一桥墩留存龙首,尾从另一侧伸出卷起,桥两端都铺石板,相信是过去的大道。老蒲说这叫燕家桥。之后的路从农田中穿过,农田之间的田埂都是稀松的泥土,唯有我们走过的路铺了石板,更坚信此为一段古道,即使是近现的产物。
随后翻山,依然是石板路,视野逐渐开阔,竟与百年前的影像相似,亮晶晶的水田,弯成半圆的田埂,瘦小的树林,看不到人烟。经过一处山湾,老蒲说是毕家岩,他外公的家在这里。下山后有了水泥路,顺其前行,不远就是王家坪。我按拍照时间计,从支书家到这里花了48分钟。
老蒲家的祖坟
汉亭村小学前的黄葛树
支书家边上的古墓
燕家桥
分割农田的石板路,过去就开始翻山越岭

一段山路
古賨国的田野

在岩石上凿出的路

毕家岩

到达王家坪
王家坪无铭阙位于山坡上,地表裸露出岩石层。渠县的石材丰富,据说有人承包采石场,年赚千万。石阙的地形依然如前,都是风水宝地,老蒲指着田埂上的圆孔说是考古队钻的,在石阙右边,大概是找墓道吧。
王家坪阙高4.19米,阙身宽1.17米,上端稍锐。正面上部刻朱雀,下部刻辅首,无铭文,背素面。左侧有安置子阙的凿痕,并有一方形榫口。右侧刻青龙衔璧。此阙当是左阙之母阙,阙基尚完整。枋子层正面刻兽首,四隅刻角神。介石层减地刻人物动物。斗栱层正面刻骑兽人,背面刻杂耍,左侧两鸟人似乎是日月,右侧貌似猎人射鸟。其上有“人物故事层”,右前角有双螭嬉戏,也有介绍说是虎咬猎物。介绍说的荆轲刺秦王、玉兔捣药、庖厨都没看出来,倒是百戏颇多,但也看不出名堂。整个阙楼风化严重,现重做了阙盖保护。
王家坪所在的青神乡平六村,解放初期叫广禄乡,与赵家坪所在的土溪镇汉阙村,解放初期叫新兴乡,过去都属土溪,这一带石阙遗存集中,与历史地理的因素也关系密切吧。

市保碑,忘记拍门右侧的省保碑了

左前侧视

右后侧视

背面

左侧面
墙内有阙顶盖残件,大概这才是古物吧
另一块阙顶盖

阙身,下部辅首只能看到环了

朱雀,阙身上的乱写乱划同样发生在冯焕阙和绵阳的平阳府君阙上

青龙,带子和璧环不是垂下而被拽起
阙楼右前侧视
阙楼正面

骑兽者

戏虎图
百戏图

日月鸟人?
老蒲说石阙上边的山坡有座汉墓,带花纹的砖,我问咋不告诉考古队,他说人家瞧不上,说汉砖多了去。后来我明白老蒲表达不完整,是有座古墓,墓旁的房子砌墙砖有汉砖。因为近,就去看了看,又被蚊子叮上了。
去渠县前,看到一则报道,说距离王家坪不远找到一个无头石人,确定是东汉的。其实老蒲也不知道在哪里,还是热心帮我们打听,老乡的说法是石头桩桩没啥好看的,在一棵黄葛树那里,田边上。石人在现在的平碾村,一位大姐带我们去看,也说没啥可看的。石人原先在坡地高处,叫石人场,也是商贾云集之所,如今已成荒野。石人被掀下来,一直留在这里,多年无人过问。
报道说石人高1.97米,宽0.88米,重量在2-3吨间。路上经过一片菜地,边上有座茅草房子,编篱为墙,旁有两棵树,想起古人写的田园诗来。

老蒲所说的汉砖
砌在墙里的花纹砖
房子边的古墓,寿木还在
前往石人场途中见到的古墓

石人,照片拍的是平躺于地,为了方便看,转了90度
石人边上的田园
老蒲帮我们喊车,正好过来跑土溪到青神的面包,回到大路上时,又遇返县城的班车,司机帮我们拦车,顺利交接。后来在达州,老蒲又来电话问去否看某古迹,真是热心肠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