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坊离孝义坊不远,两坊之间拟建楼盘,造访时正平整场地,大约是碎石机,震得人心脏发颤。牌坊被废品收购站和临建房屋围困,绵阳有识之士呼吁还其一个清净的环境,现在看来还没人管,恐怕要待小区建成后才有可能了,而这时清新自然的田野也将不复存在。
当地人称此坊为上牌坊,建于嘉庆12年(1807),面阔9.79米,高14米。牌坊所处之地名水观音,山上有座小庙,姨妈曾随单位同事去庙里玩,却未留意山脚的牌坊。拍照时,过来一位大姐,说山上也有石刻,比牌坊的历史还早。
坊主太学生李琦,安邑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坊上题刻称其“好善乐施,修桥梁,建字库,补路道,置义冢,振贫恤孤”,嘉庆甲子(1804)年逾百龄,请旌表,“钦赐蟒缎、珍膳、匾额,给银建坊”。前列四川总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四川按察使司、四川分巡盐茶道、绵州即补府正堂、绵州正堂、安县正堂姓氏,称奉旨建坊。后列原配、男、媳、孙、孙媳、曾孙、曾孙媳、元孙名氏,署“嘉庆十二年二月十一日立”。此段题刻为生员钟昌映撰,廪生吴昭德书。
明间正背两面均刻“皇恩”、“御赐(小字)昇平人瑞”、“百有余岁”,再下向外一面刻建坊事实,向废品站一面似乎敷了石灰。临建挡着牌坊小半,找不到全景的角度,而废品站里搭了硕大的顶棚,退后便看不见坊顶。坊柱上的联楹分别是绵州即补府正堂刘印全、前任贵州全省粮储道孙文焕所撰。







次间一面刻“恩荣百世”、“南极星辉”,另一面刻“鹤算绵绵”、“流芳万古”,下有甘肃环县正堂罗廷意(?)、族侄孙甘肃漳县正堂李超林及贡监增生、本地人士的题名。联楹分别为安县正堂瑞溪凌椿、安县儒学正堂张万×(?)和贵筑县右堂钟昌龄(?)所撰。众多安县官员的题名,或许石桥铺当年是在安县境内吧。







柱脚和抱鼓石风化严重,上面立的人也多被砸掉了脑袋。作为市级文物,同样没有看见文保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