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史迹之  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2012-03-05 22:31:58)
标签:

旅行

四川

绵阳

涪城区

吴绍典孝义坊

牌坊

清代

分类: 游记8-渝蜀黔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吴绍典孝义坊,绵阳市涪城区石桥铺

 

    石桥铺有两座牌坊,如果不是姨爹姨妈带路,也不好找。孝义坊在新建的小区门口,据当地居民说,原先在路的另一边,后被迁移过来,市保碑也未看见。

    如果说龙门的五世同堂坊素雅秀丽,那么石桥铺的孝义坊就算华美繁复了。吴绍典的妻子李氏年未30便去逝,吴不再娶,独自抚育三子三女成人,后以次子福建即补道锡庆之职,诰封通奉大夫。大概在73岁时,同治13年(1874)请旌表孝义,光绪2年(1876)奉旨依议准予建坊入祠。其孙朝彦为刑部主事。

    孝义坊面阔10米,高13.5米。还是没分出正背面来,两面均刻“皇恩”、“孝义坊”,向小区的那面刻“节义经纶”四字,向外的那面刻坊主事迹,撰写者是辑录《国朝全蜀诗钞》的孙桐生,自称姻侄,所署时间是“大清光绪四年孟春月望十日敬立”。明间坊柱联楹题“诰封资政大夫吴公慎五姻年伯大人德表”,撰人是云南学政“姻年侄李岷琛”。另一面题“诰封资政大夫慎五宗伯年大人德表”,撰人是云南道御史“宗年侄鸿恩”,之前在西平吴家宗祠里题写“敦睦堂”匾额的正是这位来自铜梁的吴鸿恩。次间联楹的撰人处剥落比较厉害,没有特别去关注。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整座牌坊上都是精心的雕刻,让人眼花缭乱,时间较紧,没能拍大图,也不知该选哪几幅存照,只把每个部位过了一遍,回头品味,还真有许多意外的精彩。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第一眼看到孝义坊时,惊叹他完美地留存至今,待逐部位拍照,才发现次间的坊柱缺了一对抱鼓石,正好是敦敦厚厚的“书箱石”,保存的这两幅只认得“鲤鱼跃龙门”。坊柱上有石片剥落的痕迹,一度怀疑也是汽车撞的。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吴绍典孝义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