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到达牛厂
第9天行程:麦宿-普马乡马东村-普马乡卡沙村-多普沟-牛厂-普马乡-麦宿-达马乡-岳巴乡-白玉县城建设镇。
在麦宿睡到大天亮,拉开窗户,遥远山顶积了雪,在室内辨不清方向,出到河边,才知是来路。简单解决早餐后,决定去多普沟口,或许有美丽风景等待我们。
公路结束的地方就是进入多普沟的路口,但我们岔到左边道上,误入马东村。村中人多数不会汉语,大概也少出门,问路都遥头不知。他们也有解决办法,请来一位会汉语的老人,我有些诧异了,这么多年轻人不会的语言,倒是长者精通。他先告诉我们入沟的线路,又询问是否是来找矿,我不知道他们对于开矿的态度,是希望因此而带来富足,还是不想外面人破坏环境?我们回答来看风景,老人点点头,招呼我们进村里看看。
村中正有一户人家修筑院子围墙,大家过来帮忙,女人负责背土,男人夯筑,年纪大的准备饮食,孩子们则在四周嬉闹。我们试探性的进到这里,主人邀请进屋坐,语言不通,这时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曾经和妹妹到拉萨住过一段时日,因此会说汉语。主人是她的亲戚,家中只有一个男孩。我给他们拍照时,小孩说什么也不肯,非常害羞,不仅是小孩,大人也多不好意思,围观者哄堂大笑。我记下地址,是一个小学生写的,学生会写汉字,但张口太难。
喝了碗藏茶,酸奶呈固体状,撒点白糖,味道很美,是为劳动者准备的休息食品,我们也沾光品尝了少许,刚吃过早饭,没敢多尝。没有勺,大家给我们就近从木料上撇下一块小木条用。人们修建房屋依然用了传统的方法,村中错落的住宅,藏族风味十足。在村里的转经房边上,给我们指道的老人们就坐在大木头上休息,几个可爱的小孩,还未到读书年龄,在旁边玩耍。我给一位转经的老人拍照后,他并不满意,往上指指,原来是要照出白塔来。在转经房的前面看见摆放的石刻画像,虽然不知道年代,在这浓郁的宗教氛围里,即使是新近制作的,也十分精美。
告别了马东,我们直奔多普沟,从一座村落穿过,就是进沟的小路。司机师傅在村外等候。离开村子不远,清澈的河水边,修筑有一座玛呢堆,木桥通向彼岸,山崖上新磨了数幅线刻画像。小关兴起,直直往山上走,我只上到小坡,稍能俯瞰风景。小张返回说近处看着更漂亮,我便很庆幸没有耗费体力跟上了。
进沟的路土石相间,沿着河水前行,虽然天阴,仍能欣赏幽静的风景,除了路遇几位行人外,也就我们三人,走在如画的山沟中。两边草坡上明显露出密密麻麻的树桩,相信是过去林场的杰作,那时保护环境还没有多少意识,现在看去实在令人惋惜。
中间再次经过一座木桥,是几根巨木并排拼在一起,河不宽,每根足以架在岸上,桥下水流很急,拍了多个角度,也没有找到亲眼所见的感觉。就这么一路游走,小关和小张都有充沛的体力,我只能落后,有时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有时拐个弯就不见了,好在只有一条路,不会失散,直到牛厂。
我们步行大约3小时,路上没有人家,牛厂也只有数户,似乎主人也多外出。小关和小张走在前面,经过一座木桥,遇见牛厂一位女主人,招呼进去吃东西。时至正午,我们也不客气打扰了。房屋外表看去朴实可喜,内里却狭小,卧室里有灶台,大块木头做柴,旁边两个用木头隔开的床,因为木头有一定高度,看去象是陷在地下,床上铺着皮毛做的卧具,看上去很温暖。旁边灶台对着的架子上,摆着各种我们也曾熟悉的日用品。因为语言不通,交流只能比划,吃了糌粑,喝了茶水,又满满吃了一碗酸奶,肚子撑撑的。女主人比划滴眼药水的样子,问我们有没有,实在不巧,出发前帮同事带的眼药水,本来一直放在包里,却在临走前交给他了。我们只能抱歉,用汉语问她可否到乡里看医生,她听不懂。待我们告辞时,她说了很多话,指着沟里面,我只听到措的音,知道有湖泊,她大概在赞美沟里的风景吧。
当天计划赶到白玉,有些遗憾,也许沟里会很美,只能用下雨天气来自我安慰。回程快了很多,因为拍照的次数少了。返回村里时,国庆放假的三个女学生走在路上,我问村子的名字,她们告诉我是卡沙村。又返回马东村看了那户富有人家废弃的房屋,土墙轮廓还在。
沿着麦曲往金沙江方向前进,在每个乡逗留片刻。麦宿宗萨寺建在山上,单栋的房屋占满山头,最上还有遗址,应是文革的破坏。山下是佛学院,很安静,两层楼的房舍围绕着经堂,有些褪色的彩画依然生动。宗萨寺是甘孜州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世纪,宗萨蒋扬钦哲旺波仁波切等大师推动了不分教派的利美运动,寺院名声大振。
麦宿会汉语的人很多,我询问德格土司官寨,大家都摇头。倒是达马乡隔河相望有处房屋遗址,对照德格县印制的旅游地图,可能是格萨尔王兄弟甲察大将儿子的官寨,但我没有询问当地人以求证猜测的正确与否。
在岳巴乡,河边笔直的山崖上,几道清泉跌落,山上有座经幡,和别地看到不一样。公路的右侧有乡里的转经房,我们一路走来,乡村都有自己的转经房,外表看不出新旧,只有入内兴许可发现另有天地。这类转经房规模小,位置偏僻,不象大寺院容易被冲击,文革时能幸存的一定还有,但我们也无暇一一探索了。公路的右侧山顶有座房屋遗址,山上挂着风马旗,或许曾经是座寺院吧,半山有两栋堆积杂物的房子,却是古老的民居。
岳巴乡到麦曲沟口的风景很美,我们有些疲劳,时间上也不允许多逗留,如果可能,这段路适合步行,没有人家,只有一条或急或缓的清流,两岸林木茏葱,真可以抛弃很多俗念。
原以为白玉县城在金沙江边上,所以我们摸黑离开沿江公路时,真担心走错方向,这再次证明司机师傅的感觉是对的。本来可以不用摸黑或者可以早些到达白玉,谁知在通往噶托寺的岔路口遇到波折。本来小张想拦车询问是否有到噶托的便车,小关也跟着下来,被值班的警察发现,接下来就是登记,不仅登记他的信息,还要司机师傅的信息。闲聊时说起德格到白玉的路实在太烂,一个坑连着一个坑,他们告知明年可能就要修路,届时游客们就可以跑在柏油马路上了,不过公路一边就是金沙江,跑起来也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到白玉已天黑,国庆节人多,酒店都满员,只好就近住了家庭旅店,家里似乎有位修行的喇嘛,不会汉语,倒是家里的小女孩很灵活,帮我们安顿下来。接着找馆子,晚上不是关门,就是只做烧烤,这顿也是此行最贵的,劳碌一天,安心吃晚饭,也很快乐。第二天,我们将返回甘孜,小张将独自游历白玉,她的计划是先上白玉寺,再决定是否前往噶托。

德格,麦宿,旅馆边的风景
德格,普马乡马东村,传统民居
德格,普马乡马东村,修筑围墙

德格,普马乡马东村,颇费口舌动员成功的合影
德格,普马乡马东村,孩子们在大人休息的间隙上阵玩耍
德格,普马乡马东村,老人在转经房边留影
德格,普马乡卡沙村,走进多普沟之前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遇见的第一座桥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第二座桥下的激流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穿过牛厂的河流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连接牛厂的桥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我们午饭的人家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藏茶和酥油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灶台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牛厂人家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告别牛厂,再往里走会有怎样的风景?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归途遇见牦牛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河边的小路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
德格,普马乡多普沟,望见了卡沙村
德格,普马乡卡沙村
德格,普马乡马东村
德格,普马乡马东村,一户富足人家废弃的住宅遗址
德格,从卡沙村到普马乡的路上

德格,从卡沙村到普马乡的路上
德格,普马乡,河对岸的民居
德格,麦宿,宗萨寺佛学院的经堂
德格,麦宿,宗萨寺佛学院僧舍,山上就是宗萨寺
德格,麦宿,萨迦派宗萨寺,甘孜州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德格,达马乡,疑是甲察儿子的官寨遗址?
德格,达马乡,遗址
德格,岳巴乡
德格,岳巴乡,半山的古老民居

德格,岳巴乡,山顶有房屋遗址

德格,岳巴乡,转经房
德格,岳巴乡,回望山顶遗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