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ipo新股南非世界杯股票 |
分类: 大盘综述 |
早晨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笔者在券商上班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说:证监会放缓了IPO发行的节奏,听到朋友的电话,笔者在被窝了长出一口气,管理层终于动手了,然而这样的动手能否呵护了久疲成疾的市场?IPO到底能存在那些利好?
对比今年每月新股上市的数量我们可以找到一丝端倪,今年1-4月IPO过会企业家数分别为33家、16家、41家和32家,这和证监会下发发行批文的速度基本一致。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证监会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审议企业IPO申请的节奏明显放缓,和今年1-4月份平均30家(还未考虑春节因素)相比,今年5月份合计仅有12家IPO企业上会,而6月的上旬也只有9家IPO企业上会,8家顺利过会,1家被否,1家被取消审核。节奏确实放缓,那么对于此次证监会放缓新股上市存在那些利好呢?这里笔者做一简单的分析。
利好一:利于资金面的缓解。自4.15大盘震荡下跌以来,资金面的紧张可以说是市场最头疼的一个问题,由于新股的密集发行,使得相当一部分资金在反复的用来打新,进而抽血了二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IPO的放缓不仅使得二级市场上资金面紧张的趋势有所缓解,也将给一级市场一个缓冲的机会。
利好二: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今年的上半年,新股的发行速度不可谓不快,如此频繁的新股发行使得投资者对市场信心越来越不足,新股上市的表现也每况愈下。于是便有了市场上新股上市就破发的尴尬现象,“新股不败”的定律在今年市场也被无情的打破。在外围经济危机四起,欧洲债券危机挥之不去,世界经济存在二次探底风险下,放缓IPO的节奏是有必要,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持续萎靡的市场恢复信心和人气。
利好三:有助于市场中期底部的形成。产业资本2600点增持,社保和基金2500点开始进场,但是依然未能阻挡大盘跌破2500点,尽管如此,把2400——2500之间区域看做中期底部和政策底的人越来越多,如果IPO果真放缓发行的脚步,将有助于市场在这个区域形成一个中期的底部。
也有人说,管理层放缓IPO是为了农行上市铺路,不管是不是这样,IPO放缓了,还就真的是一件好事,放缓IPO的节奏也能够让大家都有时间来思索,思索新股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集资金)的的弊端,也更有助于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其实对于更多的投资者来说,期待的是一个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而不是IPO是否放缓所能解决的根本问题。看了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之后,给笔者最大的一个震撼就是:屎壳郎也有春天,若干年后,提起南非世界杯,或许人们记忆最为清晰的莫过于那支推着球的屎壳郎。有感于此,笔者也不禁想问一句: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说,散户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