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告基金的五宗罪过
(2008-08-05 16:44:11)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金韬股市基金价值投资趋势投资股票 |
分类: 基金透视 |
今天伴随着中国南车的申购,必然出现了资金的紧张局面。股民割票中签的下跌因素应该属于合理范围。可有基金们的操作却让人看不懂了。今天实际已经明朗了几大利好。一个是国际原油盘中破120美元大关,并且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二是全球粮食产量超预期,粮食期货全部下跌。三是银根政策已经开始放松,提高了商业银行放贷比例。上月CPI随着粮食价格的下跌,本月将在7%以下,PPI仍维持高位运行。其中还有一条既多又空的消息,人民币兑美元连续下跌6天,再跌30个基点。
在这样的利好消息面前,我们看看基金是如何做判断的。
当初原油价格大涨,基金们把中石油开盘打上了48元。基金们说,中石油业绩好,全球能源紧张,石油涨价,当然要高估了。现在呢?石油下跌让国内石油涨价预期不明朗,中石油不好说。而同时煤炭也因为价格下跌原因又一次成为重灾区。当初基金买煤炭时认为煤炭行业是石油替代品,跟着能源价格涨,而且不光看业绩和价格的估值,涨得离谱时用储量来算帐,巴不得一时的股价把永远的业绩都算进去才好。现在呢?煤炭受国家的价格上限限制了,一时的价格波动成了在市赢合理的区间都可以做空的理由。难道基金忘记当年煤转油的超额附加值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吗?
再来说粮食吧,自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因素影响,粮食期货价格也节节攀升。全球在今年演义了一场粮荒的大戏。国内在过年期间,由于雪灾因素,导致各种食品价格大涨,CPI由于受到粮食价格的直接影响快速冲上8.7%。也使CPI创下了这么多年的高点。在国家加大对农业扶持后,今年6月开始,粮食价格已趋于稳定,在上月出现了大幅的下跌。随着价格影响国际粮食今年的产量突然猛增,到处传来增产的好消息。期货价格应声下跌。按我的预计,今年7月后,随着粮食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去年CPI基数较高的影响下。CPI将可能维持在5%-6.5%左右运行。按理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可基金们的前后理解方式又让我诧异。CPI大涨时,基金要改变布局方向,对农林牧渔、食品、医药、商业等抗通胀做准备。CPI一下来,基金视角又转向了PPI。认为PPI的位置太高了,这将通过产品价格成本传导到商品价格上,还是会让CPI涨。而CPI的下跌却成为他们抛出前面刚布局的抗通胀板块的理由。总的一句话,CPI涨也怕,CPI跌还怕。
银根政策放松,这按理说是大家公认的利好吧。不管是对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还是对银行,都是大利好。可基金也不买帐。当初,基金是如何评价银行的投资价值的?加息有利于银行息差收入,每年都会有20-30%以上的业绩增长。中间业务爆炸性增长。如今呢?次贷影响波及国内银行,放贷资金紧张,甚至还担心起国内断供会有多少坏帐了。房地产业基金前后的看法也开始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早先对房地产的认识是,谁的土地多,谁的房子多,哪家房产按新会计准则业绩就好。炒完业绩还算土地储备。简单说就是有房有地就一定发财。而现在看房产是走向了极端,次贷影响后,房产资金链断裂,大半的房产公司要破产。开发商的土地成本算帐,不开发都亏本。既然看成大半倒闭,业绩就更无从谈起了。制造业现在也被基金看成了烫手山芋,谁不都敢碰。这和当年大面积基金重仓的情形比起来,有点认为制造业快寿终正寝的意思了。银根紧缩是坏事,现在银根开始放松也没见回补嘛。
人民币升值原来一直是市场热情做多的主要因素,基金们在3000点上面一直加仓,甚至满仓还融资放大财务杠杆。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比人民币升值要快得多。中国就没有可能变坏的时候。不融资去抢都是罪过。过了年后,基金们开始担忧起经济下滑了,担忧起各行业的问题了,担忧的程度让人绝望。在股价下跌70-80%和GDP下滑0.4%个百分点放在一起看,股价的下跌他们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们在3000点下面割肉出局,于是他们看空再看空。
这就是我们基民信任的理财专家,这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这就是一直以价值投资自称的长线投资者,这就是我们证券市场中的精英。他们在国家给于充分希望的时候,在基民托付全家储蓄的时候,在市场需要他们引导理念的时候,在国家需要讲政治的时候,在奥运即将召开的时候。他们做了些什么?他们在管理层再三强调投资者风险教育时,制造了6100点的大泡沫。在该为基民减仓的时候成为了QFII和大小非的牺牲品。在回归合理价值区间的时候一改价值投资的理念,成为趋势投资者制造了市场的极度恐慌。在国家需要讲政治的时候,继续大幅减仓,无视国家的领导和国家安全。在经济开始向好的过程转机的时候,继续抛售股票,从行动上制造金融风险,制造全民对经济的恐慌情绪。
中国的股市不光光是规则的问题,经济的问题,大小非的问题。其中还有一群不知所谓的机构投资者们,拿着国家的信任,百姓的家当,无视一切的继续着弥天大错。管理层难道视而不见,想继续纵容他们到何时才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