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韬
金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03
  • 关注人气:1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底后政策还值得期待吗?

(2008-07-12 11:55:51)
标签:

金韬

股票

财经

平准基金

t0

印花税

中国

救市

股指期货

融资融券

回报

分类: 股市评论

4.24大盘破3000点,政府出来救市了,救市的结果是什么?持续了几天后,大盘再次破位,并在银根再度紧缩的政策下出现跳空缺口,走出了历史的十连阴。我对政策救市一直保留个人的见解,中国股市的历史看,没有哪次是救市成功的。

救市政策按存技术来讲,只能延缓下跌的速度,但不能改变真正的趋势。美国也有国家资金来护盘救市,而最终也只是减缓了下跌的速度,破位形态还是走出了。

市场上都在传几大救市政策,一是融资融券,一是股指期货,包括近期的平准基金。还有一些我不敢认定是否属实,比如单边印花税,T+0,新的发行制度。

这些政策中,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个真正能够起到救市的作用。我对以下几个政策谈谈个人的看法:

4.24出台的降低印花税,这是能说是减少抽血,而绝对改变不了大小非对市场的巨大套现压力。

融资融券,这是双刃剑,并且会改变以往机构的盈利模式,在前段时期,还有国资委提出要拿出部分国有股来融券。这是个大利空,用大非的筹码来做空可以说流通股中的主力没有几个抗得住。而这样将会让股票价格的波动更加剧烈。融资呢?目前是从银行来融,在银根紧缩的环境中,银行的现金流已经紧张到中小企业完全失去融资可能的环境下,假如真有资金宽裕,国家是更希望拿给实业去搞经济呢?还是拿给股市来做虚拟资产,就算出来也不能带来多少的资金增量。

股指期货,这个政策已经谈了快2年了。而事实上一直都没有推出。是准备不充分?还是总盘子太小,怕被机构控制?还是有其他更多的原因?在去年没有推,道理很简单,因为那个时期大盘的点位很高,而股指期货是机构才能参与的品种,一旦在高位推出,那股民将被单边空使股民严重亏损,管理层将会被这个亏损承担主要的政策推出时机不佳的责任。而目前大盘跌到3000点下,为什么还不推出?奥运就快到了,假如能拖到现在,那还不如安全地拖过奥运吧,谁都没有看到股指期货的市场会是怎样,推出后的结果没有人能预料。在这个敏感时期,我想哪个高层都不会轻易做这样的决定吧。

平准基金,按简单一点来解释其实就是国家护盘资金。多少资金能护盘?护盘真的能改变中国股市的震荡剧烈的状况吗?这点值得怀疑,也许目前最麻烦的不在于理论问题,而是随着A股市场全流通后,总市值的扩大,要一千亿还是1万亿来做平准基金呢?这些资金从哪来?谁来管?怎么考核效率?谁都做不主。要推出这个还不如把国有股的大非控制好,这会比多少资金去救都来得硬,一边大非要套现,一边国家资金要护盘,这本来就是个很矛盾的事情。

而单边印花税,T+0这些都类似和降印花税,无非还是减少抽血和激活市场的成交热情。一样改变不了市场的趋势。

新的发行体制倒是有一点实际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大小非都可以减持了,可发行的制度还是没有跟上,新股仍然是部分流通,发行的价格仍然是高估的,而且中签的方式还是被有资金优势的机构垄断的,这就会让市场遗留的问题越来越多,新股的价格永远回不到真正的投资价值区间中。而新的发行体制能改变现在的定价机制,也同时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再让股东限制最高中签数,那将是全民中新股,股价自己会开在合理的价值区间。但不好的事情是,这个政策会让一大批高估的新股的股价将走回归路。

而我眼中真正能救市的政策是,把上市公司的业绩虚假搞次大审查,再规定上市公司的派现和融资之间的严格规定,让上市公司注重回报流通股东,假如连续几年没有做到这样的要求,就别想融资,因为这样的公司没有资格去融资。只有把投资和回报做到真正的合理,才有真正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中国的股市才会从投机的怪圈里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