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思铁
王思铁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998
  • 关注人气:1,0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关于创新农村扶贫制度的专题研究(1)

(2008-07-15 15:27:4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经济

汽车

贫困人口

财政扶贫资金

分类: 扶贫论文

 

 

关于创新农村扶贫制度的专题研究(1)

 四川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王思铁

 

 

    回顾“十五”时期的中国农村扶贫,有三大现象引起了社会有关方面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在放慢。2001年和2003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比率分别是8.80%和3.60%,远远低于“八七计划”时期平均的12.20%的水平。2003年,贫困人口数量不减反增80万人。2004年,由于政策好、风调雨顺,贫困人口减少了290万人,是 “十五”期间贫困人口减少最多的一年;2005年减少9.37%。即使按2004年这样的减贫速度,按2005年末贫困人口2365万人计算,也需要8年时间才能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说,尽管在过去的15年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上升20位,列第85位,“但是中国减贫的步伐明显地放缓,在1990至2001年期间,超过90%的减贫任务都是在1996年以前完成的。”也就是说,在近10年来,中国只完成了不到10%的减贫任务。与此同时,亚行发布的《亚行2005年关键指标》也指出,2003年亚洲还有6亿多赤贫人口,93%分布在印度、中国和南亚,其中中国为1.73亿。如果不加快减贫速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目标将难以如期实现。

    二是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拉大,贫困程度加深。2005年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的收入上限是683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225元。两者之比为1∶4.72,与1992年的1∶2.45比较,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的传递性、隐性化等新特点越来越明显。

    三是财政扶贫资金被挤占、被挪用、被挥霍的现象,不时在媒体曝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2004年国家审计署审计了21个省(区、市)592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贫资金,发现财政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问题比较突出,其中,用于平衡财政预算等的为4.28亿元,用于买车和弥补行政经费等的为1.50亿元;其他问题主要包括扶贫贴息贷款投向不合理,主要投向了交通、工业、电力、通讯等基础性设施和竞争性行业。对此,各方就其产生原因和扶贫开发的对策取向发表了许多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却很少见到从扶贫制度上谈原因、说对策的。

    笔者认为,扶贫制度不适应新的形势,这才是上述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更是“十一五”时期的扶贫工作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连载1)

  附言:这是我的一个国家级研究报告。因为太长,把它分批放在博客小家上。希望博友们能喜欢,更希望能提宝贵意见,共同把扶贫工作搞好。


 

本报告为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研究项目《西部地区若干国家级贫困县的状况及发展路径研究》(04XJ1018)的阶段成果之一,全文分别刊登《老区建设(ISSN1005—7544/CN36——1151/C)》总第225期、《牛若峰工作室通讯》总第52期、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总第36期、经济日报社《县市领导内参》总第29期;2006年9月又作了较多修改,增加了新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