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已经披露了,如何正确解读其数据的背后,在此引用研究员文章,供投资者朋友参考用。
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13061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0.4%,比上年同期回落 1.8 个百分点,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长 10.2%,增速较一季度继续小幅回落。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11800 亿元,增长 3.5%,回落 0.5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 67419 亿元,增长 11.3%,回落 2.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 51400 亿元,增长 10.5%,较去年同期初步核算数据回落 0.1%,比去年同期初步核实数据回落 1.6%。
关注三大产业结构变化。从增速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第一产业受上半年自然灾害影响,增速小幅回落;第三产业增速上半年仍然保持较快,基本与去年同期可比统计口径增速持平。从三大产业结构构成上,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小幅上升,第二产业有所下降,显示出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食品价格回落带动 CPI 回落,核心 CPI 仍然在继续上涨的通道。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7.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20.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 6.64 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 6.9%,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 1.02 个百分点;由此测算,上半年核心 CPI 同比上涨 1.9%。6 月份当月 CPI 同比上涨 7.1%,主要是食品环比回落;根据测算,6 月份当月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 17.5%左右,非食品同比涨幅接近 2%。
PPI 继续创新高。上半年 PPI 同比上涨 7.6%,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4.8 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11.1%,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7.3个百分点;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10.2%(6 月份上涨 8.2%),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4.2 个百分点。6 月份当月 PPI 同比上涨 8.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13.5%,均创月度涨幅新高;国际原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等的上涨使得国内 PPI 和原燃动购进价格仍将保持高位态势,但是考虑到从紧政策和高通胀下需求可能回落,预计 PPI 将在高位平稳。
分析下半年的通胀形势,下半年食品类价格作为新涨价因素作用将有所减弱,同时翘尾因素明显回落将使得 CPI 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根据统计局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 12041 万吨,比上年增产 304 万吨,增长 2.6%,连续第五年增产;夏粮亩产达到 299.5 公斤,比上年提高 7.2 公斤,增长 2.5%,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意味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31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4.8%,生猪出栏增长 3.7%,存栏增长 5.0%。上半年农业产出情况较好,为下半年粮食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也有助于稳定肉禽类的饲养成本,从而使得肉禽类价格在高位趋稳乃至持续小幅回落。
下半年来自 PPI 的传导将成为推动 CPI 的重要新涨价因素。07 年下半年以来 PPI 持续上涨,08 年以来上涨加快,其传导的滞后效应将逐步显现;另外,如果 CPI 下半年显著回落,政府较大可能推出理顺价格体系措施,包括煤电联动、成品油价格调整等,将增加 PPI 上涨的压力和加快 PPI 对 CPI 的传导。
上半年名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化。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6.3%,比上年同期加快 0.4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6.8%(6 月份增长 29.5%),加快 0.1 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9966 亿元,增长 23.2%,加快 1.7 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69.5%、26.6%和 26.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 32.0 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 22.4%、35.3%和 28.6%,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在东部受出口回落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下,政府区域经济规划调控将使得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继续加快,是未来促进整体投资增长的因素,而高通胀、从紧政策和外需放缓是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
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3%(6月份增长 16.0%),比上年同期回落 2.2 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 16.4%,二季度增长 15.9%。PMI 综合指数 5、6 月份大幅回落,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 6 月份回落到接近临界值 50,伴随生产回落的是购进价格指数的上升,6 月份为 75.7。作为较领先工业生产的 PMI 指数,其回落预示了工业生产增速的回落,整体上,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是外需放缓、从紧政策和高通胀、短期灾害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从行业上看,中游制造业面临一方面生产 PMI 指数回落幅度大,另一方面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大,因此未来其盈利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意味着其工业生产会受到较明显影响,从而影响整体工业生产的增速。
统计局公布,1-5 月份剔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行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38.4%,同比加快 7.6 个百分点。
消费成亮点,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1.4%(6 月份增长 23.0%),比上年同期加快 6.0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22.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20.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 21.3%、24.0%。实际消费增速看,上半年实际消费同比增长 12.7%,6 月份当月同比增长 13.5%,均较上月有不同程度加快。实际消费的加快成为内需增长的支撑,对 GDP 的拉动作用也较快提高。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 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二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较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水平仍较大幅度低于 07 年,显然较高的通胀水平侵蚀其实际购买力。
下半年经济下滑的风险依然较大,表现为:1、欧盟、日本经济增长疲弱,美国经济回复尚需时日,同时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08 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明显回落,加上人民币升值的累计效应,下半年国内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PPI 持续创新高将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成本上涨压力,挤压企业盈利空间;3、从紧政策下企业资金面趋紧,6 月末的金融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存款比重已经有所下降,尤其是企业活期存款下降幅度较大,显示企业资金面日益趋紧。从政府调控角度,包括发改委、统计局等部门均表示目前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而通胀压力较大,因此预计从紧政策仍将持续,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经济下行风险不可忽视,财政政策需逐步放松,防止经济大幅回落,维持稳定经济稳定增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