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分草莓》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3-08-12 15:12:30)
标签:
北师大数学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
||||
通过平均分数目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难点,教材分散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方法,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
||||
学情分析 |
||||
学生已经具备了下面的认知基础: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对被除数较小的有余数的除法,能较快地求出结果,并学会了用竖式计算。 |
||||
|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师:亮亮家的草莓成熟了,他邀我们一起去品尝新鲜草莓。他一共摘了55个草莓,亮亮想把它们装到8个盘子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草莓吗?还剩几个?(出示情境图,板书课题) |
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其中。 |
|
|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
1. (1)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 (3) (4) (5) (6)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以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
学生估算,初步估算,可能估得不太准确。 |
|
|
|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
通过交流,学生最终会达成共识。 |
|
|
|
3.师生共同探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要分的总数也就是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
生可能对 |
让学生成功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
|
|
请每个小组各算一道题,集体订正。
|
生可能会出现错误。 |
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让他们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
|
|
5.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 (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
生可能会出现错误,填的小一些。 |
||
(三).巩固加深 |
|
|
||
|
1. 学生在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继续培养学生试商,以及正确的竖式书写方法,继续理解余数的意义。 梳理:一个数与除数相乘,结果最接近被除数,而且比被除数小,那么这个数就是要确定下来的商。 验证的方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
|
使学生试商达到熟练的程度。 指出错误,让生注意,以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
|
|
2. 正确评价学生把握的知识,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从而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
学生可能会看不出来其中的错误。 |
||
(四)思维训练 |
|
|
||
|
1. 2. ( ( |
学生可能不会关注余数比除数小。 |
让生通过练习,体会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
|
|
|
|
||
(五).总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下课后与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师小结: 1. 2. |
|
让生谈收获,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分草莓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 答:每个盘子放6个,还剩7个。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采用小组互评,生生互评 |
||||
教学反思 |
||||
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点拨,协助学生归纳总结。当再次分草莓时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仿照例题的做法,说法,自己说说试商方法,然后集体总结试商方法和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