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这条路,找到你
文/茉茉宫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关于 “远行”
的故事,爱情故事。
在那个遥远的、安静的、上个世纪的90年代,北京一所大学里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十分简单也十分自然地彼此吸引,彼此相爱。然后,在平静且充实的同窗四年之后,他们毕业在即,也开始认真面对,这份稚嫩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第一个小挑战。
虽说两人同样都是比较冷僻的专业,但由于女孩是北京本地生源,家世背景也好,早早在初春就落实了一个很不错的接收单位;可男孩这边的情况就不同,辗转反复一转眼到了盛夏,也没能最终如愿。
终于,有一天,男孩兴高采烈地找到女孩说:“放心,我的工作问题解决了!”
“真的?太好了!”女孩欣喜若狂,禁不住跟着这好消息雀跃,连忙追问细节。
男孩也十分兴奋地继续说:“我在全中国范围内,离北京最近的城市——廊坊——找到工作了!我今年先在那里安顿下来,以后再想办法调会北京找你去!”
“啊?那我会很长时间看不见你了!”
女孩有点儿黯然。
“放心吧!”男孩一脸阳光地保证,“我会每周都过来见你的!我查过了,很方便的!从廊坊到北京,也就40多公里,还没有我们上次去长城那么远呢!”
也许这种单纯是那个时代的共同特点,也许是那个勇敢的男孩果真天生乐观,反正他说到做到了。
于是每到周六的下午,女孩就把自己的宿舍仔仔细细收拾干净,再特意将一条心爱的浅紫色丝巾束成一朵美丽的花团,推在桌子上那个高挑透明的玻璃花瓶上。然后,就一边翻番着手边的诗集,一边等着男孩风尘扑扑地到来。见面之后,俩人也总是轻轻松松从傍晚一直聊天聊到深夜,说一说这一周下来彼此身边发生的那些有趣的事情。到了第二天,他们通常会再在女孩的工作单位附近转转走走,简简单单吃个午饭,然后男孩就用随身携带的打气筒,给自行车重新打好气,准备再一次上路。
就这么简单,发生在这个男孩和女孩身上的感情故事,就这样平静如流淌的小河,始终没有第三者出现,没有父母干预,也没有狗血爱情剧中不可或缺的车祸、失忆和不治之症。唯一的一次波澜,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出现。
那一年,正好妇女节赶在了周五,让女孩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要去找他。
她要给他一个惊喜。
出发前,女孩专门到图书馆查了地图,果真看到一条清晰的公路沿着出京的方向,指向那个她已经从男孩嘴里听说过无数次的小城。她知道,“只要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向前,向前,也就1个多小时的路程,看到
“廊坊”
的界牌拐进去,马上就能找到我在的那所中学。廊坊很小的,就一条主要的街道,从头到尾走下来也就1个小时足够了!”
那天阳光特别好,就像是一个理应诞生一场伟大爱情故事的早晨。女孩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再特意把那朵漂亮的浅紫色丝巾,系在自己那辆漂亮的公主单车的车头,就一脸微笑地上路去了。至于这一路上会有多么的辛苦,她实在没怎么花心思多想——她本来也不是那种黛玉似的病弱女子,大学期间,也经常和同学们一起骑着单车在北京周边任意游玩,所以对她来说1个多小时的车程,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太过困难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在1个小时之后——女孩发现自己尽然还没有骑出北京的南城,根本还没有看见那条
“地图上清晰可见的马路”。
还好时间还早。
“还是我骑得太慢了。” 她安慰自己说,“没关系,就让他晚一点见到我这个惊喜吧!”
又1个小时之后,女孩的脸上没有了微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十分庄严的认真。
然后又1个小时,1个小时,1个小时。
等到饥肠辘辘女孩到达男孩的面前,她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不是为了一路上自己的辛苦,也不是因为丢了那条漂亮的丝巾,而是眼前出现的他的宿舍实在太简陋了——一张床,一张桌,一个旧旧的木头箱子,连地板都是从来没见过的
“洋灰地”,靠近门口的地方崩开了好几道丑陋的口子……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果真沿着那条清晰的道路,找到了那个值得她一路而来的人。
后来,后来呢?
一年之后,男孩考研回到了北京,毕业后留校,代课的同时继续读博士;博士毕业后继续当老师,同时在校外的一家律师行做兼职。女孩早早就嫁给了她,婚后也去读了硕士,毕业后在男孩所在的大学任教,教授的科目是“现代文学”。
我就是在她的选修课上认识她的,然后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听到她给我讲述了在他们那个年代看来很普通、很普通的校园爱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