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6颗思想豆,收获亿个执行果
(2009-04-06 08:31:27)
标签:
管理执行力 |
分类: 管理杂谈 |
种6颗思想豆,得亿个执行果
文/蒋小华
(华略管理咨询首席顾问,官方网站:www.hualue.cn)
从事多年的企业执行力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执行力方面的培训,发现员工的执行力不是靠要求出来的,也不是靠检查出来的,而是靠培育出来的。你花多少心思去培育你就得到多少的执行力,你越重视收获也就越大。我认为这当中你必须种下9颗“思想豆”,而且你必须用心去“浇灌与施肥”方能“结果”。
- 明确你要的“果实”
要想获得卓越的执行力,首先必须向属下明确你要的结果,这个结果必须是可量化、可考核的。管理者往往在事前不重视结果的定义,员工是满头雾水,得到的多半是“事与愿违”。例如,有一个方丈淘汰一个敲钟的小和尚,小和尚纳闷道:“我每天准时在敲钟,为何要淘汰我?”方丈振振有词道:“虽然你准时敲钟,但钟声无力、不晖厚,无法唤醒芸芸众生”。小和尚固然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但方丈也有未能明确敲钟标准之责。作为管理者对你所交代的工作必须明确,绝不能出现“差不多、大概”之词,无论是时间、数量,还是品质都必须标准化、量化。
- 锁定每个人种的“豆”
每当谈到执行力,管理者就会想到员工找理由、找借口,认为下属缺乏责任心。事实上,不是他没有责任心,而是他不愿意对你所交代的事情负责。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只归罪于员工,而是因为有一个糟糕的管理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因为管理者给了他找理由与借口的机会。例如,安排工作不是指定唯一的责任人,而是指向整个团队,一旦一件事有多个责任人时,不就有可推的对象与目标了吗?同时每当下属稍遇到小麻烦,主管们通常是自己动手而不是教导下属找到解决方法,这等于把下属的责任转移到上司的肩上。责任未锁定,没有让人人照顾好自己的“豆”,而是推脱给他人。
- 让人人清楚看到“果园”
在企业组织中真正的领导人是谁呢?是管理者本身吗?不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团队领导人仅仅是一个代表而已。如果企业不是被管理者领导,而是被好的想法领导着,这会怎么样?如果每个企业领导人都能够让员工看清楚并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不管条件多么的恶劣,员工也会全力打拼。团队组织真正的领导人不是某个人而是大家共同的目标与梦想!即让每个清楚看到未来的“果园”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 黑白分明,奖惩不过夜
即时激励比过后激励更重要。俗话说:老师讲得好不好,看观众的掌声响不响!其实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因为人人都需要激励,特别是即时激励。全球第一名的CEO杰克韦尔奇,也经常对下属说:你太棒了!当下属倍受鼓舞时,个个都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共同创造了伟大的GE帝国!执行力的好坏关键看员工是否获得了肯定、是否被受鼓舞。
- 修剪枯枝,嫁接良枝
- 合适的人种合适的“豆”
评价策略的好坏,其关键是能否执行下去。如果一家企业没有真正地执行人才,“为结果而战”便成了一句空话,再伟大的战略都无法实现。企业的“企”字是由“人”与“止”组成,若“企”字无“人”就成“止”。所以,企业领导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人才的选拔与经营工作,它是打造执行团队的首要工作,也是企业能否达到所要结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