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青云谱
(2025-08-18 10:12:57)
标签:
南昌八大山人 |
分类: 旅迹游踪 |
寂寞青云谱
南昌城的南郊,有一处清幽辟静之地。在一片绿柳拂岸,湖波荡漾之后,是一座白墙深锁的院落,就是青云谱。
青云谱,本为一处道观,相传2500
多年前,有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到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有南昌尉梅福弃官到此隐居,后人因建梅仙祠祀之。东晋时,又有许逊治水到此,并建太极观,唐时易名太乙观,宋代易名天宁观。清初,八大山人来此隐居,并在原来的基础上重修,改名为青云圃,后嘉靖年间定名为青云谱。1959年,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
沿着湖边的围墙,可见两道大小不等的院门,一道稍小而封闭的门楣上,有“青云谱”三字门额,稍前不远处,一道敞开的大门上方,是郭沫若书“八大山人纪念馆”。大门内,一条古木掩映的甬道,右为殿堂,左为园林。殿堂内,陈列着与八大山人有关的画作,园林内,有八大山人墓。
陈列馆前,一个石刻的青云谱素描全景图,沉实,厚重,典雅,给人以高古雄浑之感。大殿内,己没有了神灵的踪影,四壁掛满了与八大山人有关的书画。静立其间,一下子就进入到八大画作的意境当中。八大山人,姓朱名耷,别号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44年。明亡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屈的态度出家为僧,僧名个山,传綮,后还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郊,度过晚年。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画家,在艺术上有独特建树。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擅花鸟。其画面构图缜密,意境空阔,笔墨清脱纯净,淋漓酣暢,取物造形旨在意像,笔简意赅,形神兼备,体现一种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境界情感。尤其是他的那些鸟,个个都歪着头,斜着眼,给人以睥睨一切,孤傲不群,凄清孤寂之感。清代的掦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都受其影响。三百年来饮誉画坛。书法善用淡墨秃笔,遒劲流暢,含蓄内敛,圆浑醇厚。他的八大山人落款,也极诡异,有人解读为哭之笑之,表达的是一种无助而又无奈,不齿而又不平的情态,也是他身世处境的表达和内心世界的写照,令人感慨无穷,又回味无穷。后殿的院内,有古桂树数株,还有干枯的盆景若干,呈现的是与八大山人同样的境遇心情。
展厅与园林之间的甬路尽头,有八大山人雕像。歪头侧目,面容清矍,似嗔似笑,似嘲似讽,身背斗笠,抱臂而立,一副孤傲凄清的神情。肃立面前,透过那双智慧的眼睛,仿佛正一步步走进那奇异的内心世界,聆听那一种发自肺腑的心声,心中顿生一种感叹之情。身后,有一亭,亭内一块石碑上,刻有“画魂”二字。亭边还有一画廊,内有石刻的书画。靠近大门的一侧,还有古井一口,井旁的石栏上,刻有“万历井”三个字。
左侧的园林,即与右边的殿堂连成一体,又有墙隔开,自成格局。园内,古木参天,其中有几棵樟树,要十数人方能合抱,据说曾得到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拨专款特别加以保护,现都有围栏,树也长得格外茂盛。园内有一亭,叫蕴翠亭。亭南,有八大山人墓,圆冢,二层台基,砖砌,前有“八大山人之墓”碑。墓不大,极普通的样子。东侧又有其弟朱石慧墓,也是一位画家,其画作笔墨简省,风格粗狂,意趣横生,与八大山人有着同样的性情,并一直追随着八大。
伫立八大墓前,仿佛又站在了八大面前。面对了那一副笑吟吟又阴沉沉的模样,不禁又生出诸多感慨。他深怀亡国之痛,一生忧郁,却能善终,享年8
0
。毕生对清王朝怀有刻骨仇恨,却又一生与清王朝相安无事。一生不求仕进,自甘落寞,却在书画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而他那以不满现实为思想基础形成的画风又能得到清王朝权贵们的认可。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一个复杂得近乎怪异的人物,又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通达权变,终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物。
八大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他的自知之明。虽然他的斜眼向天不失为一种气节,表达的是一种蔑视一切的情感境界,但这种气节的坚守又与他的自知之明紧密相联。八大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清朝度过的,作为前朝的皇室人员,即不能容忍和认同当朝统治者,也不能为当朝的统治者信任和认可。在反抗无力敌对无益的情况下,隐居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借以自保和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而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更是一种最佳选择,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在这一点上说,隐士与名士,殊途而同归,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士以进为进,隐士则是以退为进。名士通过追求功名而获取成功,隐士则是以牺牲功名为代价而实现另一种成功。而不论是名士还是隐士,都是要以一定的成就做保证,做支撑的,象八大,就是如此。
八大山人的自知之明,不仅在于他的审时度势,更在于他的把握有度。即不改变初衷,又不泯灭个性。即睥睨一切,又无过火行为。即有反清复明之心,又不轻举妄动。只把这种情绪诉诸笔端,渲泻于画作,凝聚到情感世界当中。而这样的情感渲泻,个性表达,又正是艺术的一种必要特质,形成独特画风的必要条件,达到一种较高艺术境界的情感基础。相对于那些不识时务,不自量力,一味蛮干的人来说,要成熟得多,理智得多,也高明得多。蛮干的结果,不仅于事无补,于人于己无益,而且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危害。八大正是避开了这些,把这些情绪,个性,愿望,都寄托在了画作上,于是才有了如此的成功和成就。
八大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的享受,而且也有对正义,对社会,对自我,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他用画作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渲泻了情绪,诠释了人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其实也是对爱与恨的理智表达和明智选择,一个身处特殊境遇中的人物所能采取的最为现实最为理智的人生方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