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分析绝招之一
(2012-04-09 13:49:45)
标签:
杂谈 |
K线图是首先是统计工具,因为它记载了很多准确的数据。其次,它才是一门分析工具。显然,正确的分析得益于准确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数据由于庞大,在一般人眼里几乎无法收集和整理。这需要时间,一点点的熟悉消化这些数据资料,慢慢的自己脑子里面就有了清楚的底子。
我个人只注重一个数据的收集:那就是权重股的走势图,请记住,这是所有的权重股的走势图。另外的要记住中小板创业板深成指和沪深三百的指数图即可。这几个指数很多时候互相借鉴,效果很明显。
单纯的每天的K线图,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比如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走势,完全可能大相径庭,这种出乎人意外的走势,中间往往有着重大的秘密。比如:去年的9.21,10.24,11.16和今年的3.14。这种走势往往是转势的走势。
那么这句话是可以描述成:当大盘经历一段时间的稳定走势之后,突然出现一根与原来走势大不相同的K线,这就有可能意味着市场将会转向。
这种技巧,其实不难。
我有一帮做期指的朋友就是这样玩的,他们不管大盘预测,只要市场这么走,他们就这么干。这种油滑的操作手法,是很有用的。
不过,我还是严格坚持自己的趋势研判。趋势没被破坏的阶段,我不会逆着趋势操作。
从前年底,我开始有意识的将K线与趋势分析紧密结合,结果收效极佳。
对于趋势分析,很多人是强行主观的看。比如,即便是跌了,他也认为是洗盘,还会回来。即便涨了,他还以为是诱多,肯定回来。这些,都不可取。
过去我曾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
当大盘在上涨的趋势之中,回调的确是买进机会。反之亦反。
关键的是趋势如何判断,如果趋势判断对了,那么转势的机会(即多头或者空头衰竭的时点)判断就很轻松。
趋势判断的主要依据:
第一,时间周期。
对于上涨,则要看多头的发力时间;对于下跌,要看空头的发力时间段;对于震荡,也要看震荡的时间段。
对于大牛市,多头见顶则很难。见顶之后下跌,跌了还可以抽回去形成强势震荡;对于熊市,每一波反抽都是出货机会;这两者时间都较长。
对于今年来说,由于不被看好,所以大盘在反弹了两个多月之后,自然而然就该分析大盘见顶的时间;但是由于市场跌了很多了,那么今年的下跌,即便是要跌,但是形态会出现一些变化。目前,由于市场才见顶不久,所以继续看空是没问题的。
时间周期的含义就是,多头衰竭之后空头必定发力;而空头衰竭之后多头必定发飙。
第二,趋势决定形态。
每一天的具体形态与市场心态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所以我指的形态是在趋势之下的中级形态。
这种例子太多了:
除了上述几个时间段,去年五月和七月中下旬,都是极为明确的中级形态。可惜这种下跌都被很多高手读成上涨了。
不妨给出一个定理:
上涨趋势中,任何的形态密集的整理区间,都会孕育着不错的上涨幅度;下跌趋势中,任何形态密集的整理区间,都会孕育不小的下跌幅度。
当上涨趋势宣布结束的时候,必定会有不小的跌幅,比如今年三月中旬之后;当下跌趋势结束的时候,都会有不小的涨幅,比如今年初。
结合趋势对于形态进行研究,效果是极为明显准确的。
同时,结合趋势研究,仓位也紧密跟进:趋势成立重仓持有。趋势发散,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