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女童卖名包隐秘
(2011-10-19 18:09:49)
标签:
女童卖名牌名包官员腐败pradagucci时尚潮流休闲文化贪官污吏杂谈 |
分类: 虎观点闲扯 |
视频:北京女童卖名牌
看完视频,觉得这位女童卖包的行为有三种可能性:
1.这位女童的父亲或许真如她说的那样,是当官的,还可能是她特意强调的“特大官”。从拍客与女童的对话中可知点滴信息。拍客“你家里很有钱吧?”,女童用北京的语言回答“还行”,拍客问:“你家里住别墅吧?”,女童:“别墅算什么,我家住的是城堡。”
我想,这大官可够厉害的,别墅都看不上,竟然住在了城中的“碉堡”。感叹之余,不由地为“特大官”开想,他身居要职,为何让这么小的女孩出来“摆地摊”呢?哦,原来,他是想让养尊处优的千金出来磨砺娇蛮的性格,才决定把千金放出“城堡”,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另一个原因是女童家里的玩具和名包太多,扔了怪可惜,顺便溜价卖了,一举两得。
2.这位女童的父母是经商的,家里比较富裕,她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且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大人物,因此,大人们决定让女童也出来玩玩地摊,享受一下做老板的乐趣,并顺便把淘汰的名包卖掉。遂在家长的安排下,女童练起了地摊,体验一下经商的滋味,为了今后更好的接班做预热活动。
3.这位女童的父母仅是一般小富即安的人家,女童在家里特别任性,是父母标准的心肝宝贝。女童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并且,这位女童特喜欢名包,每天耗在网上遍寻天下包包,每看中一款就央求父母购买,不得已,其父母买了几十款山寨版的PRADA,GUCCI等名包。她还有强烈的自尊心,并经常跟小朋友炫富,同时要具备的条件是“女童的小朋友们都知道世界名牌包的价值”。难度不小。
画面显示:北京一儿童跳骚市场内,有位女童摆着地摊,上面铺满了女孩喜欢的
“洋娃娃”玩具,还有女孩特有的“头花、头带”等物件。而从那价值不菲“洋娃娃”来判断,这位女童是个“千金”。而更能体现此女童身份的是“普拉达、古琦”等名包,其价格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并且她炫耀地声称“家里还有20多个名包呢”。
画面中的女童天真可爱,对拍客的“你是不是在炫富”一问,女孩不解地反问“什么叫炫富”,从这点来看,小女孩不是在炫富。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自己设想的后两个问题给予否定:
这么多昂贵的“玩具”出自于普通老百姓家中,没人相信。
看那女童的穿衣打扮不像穷人家的孩子,而女童出来摆地摊更不会是因“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之故。
再说了,如果是商人,愿意拿出这么多闲钱给对炫富概念出于懵懂状态的小孩子化吗?这么点大的孩子需要这么多名包吗?她从哪得知的世界名牌包的名字?她为什么特意炫耀“特大官”?为何对别墅不屑一顾而说成家住城堡?为何会炫富“家里还有20多个包”?
如果不是女孩的家长“收受”了那么多名包无处摆放而硬塞给了孩子使用,谁会让一个儿童出门背着名包招摇过市?不过,可能这个女童有收藏包的癖好,可能这个女孩需要名包来装点家长的门面?也许是女童母亲的名包太多送给了孩子?抑或是女童口中的“大官”“城堡”“名牌包”是父母特意教授的?或是女童自己信口开河?种种现象让人不可思议。
如果有好事网友人肉搜索出孩子的家长是官员的话,我相信,一定有人站出来说:孩子的所谓名包是购于淘宝网的,价格不过百十元,是赝品,出来练摊的目的,只是让在家中娇生惯养的孩子锻炼锻炼与人交往的胆量而已。
暂不说此女童的父亲是不是特大官之事了,单说如今的孩子引以为自豪的资本就是“父母是当官的”这种现象。
20世纪70年代有那么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8、90年代变成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进入21世纪第10个年头,这句话演绎成了“我爸是李刚”。可见,如今的年代还是需要有个“好爸爸”最为自豪和实用,这可以保证自己今后的生活高枕无忧。
前年,南都网登载了“广州一年级小学生的理想”的采访视频,其中一位小学生“想做贪官”的理想激起了网民的解读和议论,成为了当时的热点话题。
连小学生都想当贪官,是不是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公开的秘密”?学生们努力读书是不是为了将来当官?
当官就能发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实际社会状况,而在如今的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怎么复古了?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国人的价值观思想却被权利、地位、金钱所占用,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以及如何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却被许多国人抛置脑后,这究竟是谁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