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的奇事、怪事多了老了去了,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看到和听到各种利益链的纠缠不清:上市公司参与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高管自甘堕落并行贿各路官员(如黄光裕);庄家与上市公司合谋操纵股价;基金老鼠仓;证监会离职官员担任上市公司高管;不够格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非正常手段上市;新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没有商量;欲上市公司“三高”发行股票;新股发行超额N倍的募集资金无用武之地或用来炒房或炒股;上市公司恶意圈钱;已上市公司宁肯把圈来的钱闲置也要坑蒙拐骗不明就里的散户股东;上市公司三任老总携款潜逃国外(如双鹿电器);虚假上市;虚假招股说明书;虚假账目;虚假陈述;虚假….太多了,如果把我所知道的内幕交易及虚假案例解释清楚,需要一天两夜。
中国资本市场的“造假、内幕交易盛行多年,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证券界权威人士的定义。
先领略一下刚报道过的小儿科把戏,几天后即将过会IPO的向日葵与东方日升两份招股书数据打架,有人质疑究竟谁在造假?我说:两个没一个真的!
上述所有的黑暗面事件发生的是在深户上市公司近2000家上市公司之内的概率事,这只是2000分之几、几十、几百之内,而下面的两个案例可不同,“档次”高了、“难度”大了、且更不容易碰见了,可就是这么高难度的“动作”,硬是让神奇的国度诞生了神奇,实现了奇迹。
棕榈园林中签号提前5小时惊现网络,有关人士解释成,网民只要猜出来一个号码后,其它中签号应运而生。我想,这个猜号者堪称神人,因为几万分之一的机会被此人抓住了。不过,迄今为止,这个“神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有他(她)猜中中签号码的消息。
前几日,更神奇的事情出现了,250万分之一的机会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抓住了,什么事?请看大屏幕:
8月6日上午,珠江啤酒、嘉事堂、沪电股份三家新股网上定价发行摇号抽签仪式在深圳红荔路上步工业区10栋2楼举行。
一场平常的摇号抽签仪式,最终却爆出离奇一幕。珠江啤酒末“三”位数中签号码竟与嘉事堂末“三”位数中签号码完全一致。其中珠江啤酒末“三”位数:034,284,534,784;而嘉事堂末“三”位数则为:
284,534,784,034。
有资深人士称:“这两家公司末“三”位中签号一样,就只能用巧合来解释”。看来,这“巧合”揭示的是“散户永远是机构的垫脚石,而且本金利息白白送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一个证券市场的“投机者”,也领略了神奇,我也是灵异事件的受益者,在这飘移不定、波谲云诡的证券市场里,我成了一个绝对的幸运儿,不但见证了奇迹,而且还是神奇事件的参与者,幸运啊!看看我中签新股的过程:
18号上市的新股“光大”中签,“嘉事堂”被中签
此帐号“嘉事堂”配号末三位数从240开始,共51个号码,而中签号284让我被中得一签。

下面本人的另一帐号出示的是18号上市的“光大”和“沪电股份”,而当时此帐号是满额申购的“珠江啤酒”、“嘉事堂”及“沪电股份”,结果,“幸运号码”“之神”没有再次光临,而中签的是同一天申购的三只新股中没有“神奇号码”奇迹的“沪电股份”。

大家都知道,在某些大型体育比赛的摇号抽签编组队伍时,东道主抽的一定是最好签,地球人都知道。那么,我国证券市场新股摇号的“公正性”与某些体育比赛抽签的“公正性”有得一比!
市场人士表示,尽管两家公司末“三”位中签号完全一致,但出现这样的巧合概率也只有250分之一概率,250分之一出现的概率或许不值得称奇,不过同一批两家公司中签号完全相同,这在新股摇号史上也尚属首次。出现一回相同也不足为怪,250万分之一的巧合其实并不惊奇。
有官部门有关人士表示:整个摇号过程绝对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我说:有官部门的有关人员老生常谈、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话我耳朵已“百听不厌”了地生出了老茧。
而在众所周知的体育项目“足球世界杯”摇号过程中或后,相关人士也这样信誓旦旦地表示:整个摇号过程绝对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可,全球的球界、非球界都知道内中猫腻。所以,我们的新股摇号手段端赖地是刻苦学习了世界先进经验,这可是一点即通的,不需要叫兽来教授。而中国证券市场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模式18年了,可怎么只学会了皮毛?
我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这次的250万分之一事件一定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绝无仅有的一次,不但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这250的事正应验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经典词语!
无独有偶,深交所摇号规则遭质疑,而其新股中签率9‰低于8‰的蹊跷的中签概率也被搬上了桌面:也就是说,9‰的情况下,要买进200个连续号才能保证中签,而在8‰的中签率之下,只要买进125个连续号就可以保证中签。
理论上来说,假如买进150个连续的配号,9‰的概率,算起来已经是135%(150×9‰)的中签概率,理论上来讲,完全可以保证中一个。”
8月8日公布中签号码的沪士电子即是采取“5+4”规则摇号,按照其中签率0.967%产生的0.9%的9个中签号码分别是:“216 416
616 816 016 170 420 670 920”,在216-416之间,也是买进连续的199个号码都没有可能中签。
还有一件让人费解的事,18日中小板上市的“珠江啤酒”、“嘉事堂”及“沪电股份”之预测的股价。
在招股时,一些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的券商纷纷“闪亮登场”,曾经建议“珠江啤酒”发行价合理区间5.0~7.0之间,结果发行价:5.8元;“嘉事堂”发行价建议11~14之间,最终定价12元;“沪电股份”发行价建议区间16~18元,定价16元。而就在17日,同样的券商经过了10余天仔细缜密地思考、调研后“粉墨登场”了,他们大谈此三股的开盘价格,珠江啤酒被预测为平均价:5.29元;嘉事堂平均价:12.26元;沪电股份平均预测:16.01元,三股预测的股价只比发行价高出几分钱或两毛钱,并不像招股时建议的发行价那样给出的差价是好几元。那么,当初这些券商们为何给出的发行参考价那么离谱?
而实际开盘价格(18号早上9点30分补写)分别是:珠江啤酒:13.66元;嘉事堂:22.50元;沪电股份:20元。
前后10多天里,各路券商建议的发行价和预测开盘价以及实际的开盘价相悖的何止是价格落差,而是他们蹊跷的思路、诡异的预测。
如果不是这些券商恶意地“别有用心”误导证券投资者,那一定是水平的问题!如果两项兼而有之或具备一项的话,那么这样的券商何德何能?
奇异、灵异、蹊跷、怪异、奇闻、稀罕…,所有的无巧不成书的事件都让我们开了眼界,我不由的叹道:啊,神奇的国度啊,没有做不到的奇迹,只有想不到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