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2009-12-01 22:22:39)
标签:

成都

蓉城

休闲

美女

美食

餐饮

交通

司机

打麻将

喝茶

热情

善良

杂谈

分类: 拼凑情感烂文

    成都民众的生活是休闲的,这是闻名遐迩的;众多的美食佳肴也是众所周知的,不是少数人能反对了的;传说中的成都盛产美女也名不虚传,这不是空穴来风的。

   我来过成都不下四次了,留在记忆里的感觉除了城市建设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外,其民风、民俗还是那般朴实无华、实在、可敬。

   成都的气候温润,即使不是四季如春,那也是冬天不寒冷、夏天不暴热、春天不干燥、秋天依旧迷人的四季之宜人气候。

 

   而在饮食业,川菜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第一菜系,成为了遍布全国各地城乡的餐饮业内的一道超亮丽的风景线。成都的小吃众多,而四川人喜爱吃肉,可遗憾的是我不吃猪肉而让我错过了很多品尝经典菜肴的机会啊。

   我常常有种感觉:只要是四川人都是可以做厨师的。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都双流机场吧?!我前几天出差正是住在了双流的华阳镇(现是成都所属的一个行政街道),距市区15公里。

   成都市区到华阳之间隔着一个经济开发区,这里,马路很宽,楼房很高,新建或在建的住宅、别墅、小区众多,居住在这里倒是不错的选择哟。

 

   四川人在我的印象里是勤劳、善良、智慧的,而作为省会的蓉城依然不失淳朴的民风,人人都非常善良,个个不缺热情。有件事足以说明成都人待客的真诚。

   有一天,双流早上大雾,我只得坐公交车进城。下午办完事想按早上来的路线返回,打算在东二环建设南路的SM城坐114路用时20分钟到二环路东五段东站,在此坐819路45分钟可到达华阳。

   坐上114路,为了确定我坐的车是否正确,遂问了我身边的一位不知该称呼其为大姐呢,还是称之为阿姨更合适的女同志。

   她很热心,说她是双流华阳人,在城里买了房,并让我跟她一起下车后再告诉我怎么转车。这下,我可为难了,一会儿要是下车吧又不好意思拂她热情为我指路的一片好心,也不想拒绝她怕我迷路的一番好意,我只得坐了55分钟才到达她所熟悉的居住地门口,我们一起下车后她再三交代我怎么倒车,还不放心地指着站牌告诉我在哪里、哪里下车,我真心实意地连说数遍谢谢。然后坐上801路用时40分钟才回到华阳。

   本来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多才回到住地。而在路上接到我客户打来的好几个电话,询问怎么还没回去。而我的手机导航也在半路上有那么几分钟不停地左呀、右呀、直行啊的提示,遭到了车上的众人各种眼光无限的“关注”,我不得不早早地把它嚎叫的功能关闭了。

 

  有一点需说明。成都的方言尤其是在对方语速快的情况下,我这个走南闯北的而且精懂多地方言的人都那么难以完全听懂,更遑论他人了。因此,我觉得渝语则比蓉语易懂。

  我总有这么一种感觉:长江以南的人,口语表达能力欠缺。

 

   工作的慢节奏外加休闲的生活氛围是蓉城的高级名片。吃美、喝好、玩爽、乐足是蓉城人追求的最高生活境界。在蓉城人的生活字典里,休闲玩耍成为主基调,一俟周末、节假日,大家相约亲朋好友成群结队或聚会、或郊游,打麻将、喝茶、游玩、垂钓…不亦乐乎,悠闲自在,好不热闹,真乃惬意的神仙日子,羡煞我也。

 

  我记忆中有个印象不知是否正确:成都人在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方面,单举在为朋友花钱的事例上,不是很豪爽,也不大方,这是我作为北方人不太习惯的地方,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南北之差异吧。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成都二环路内很多马路、街道的交通状况堪忧,不但车多路窄所造成的闹心拥堵外,还得加上司机师傅们整体素质偏低又人为地增加了道路的更加不畅的一环。

   在成都开车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各位司机大侠们喜欢压线行驶,并线、拐弯不打或晚开转向灯,随意驾驶现象严重,所以,我开车时得时刻提防着前后左右的师傅们突然心血来潮,特怕他们突停、突拐、突然变道等待着我,呵呵,脑细胞杀死了不少。

   不过,可以断定,成都的司机师傅们驾驶车辆的水平还是蛮高的。

   成都的道路指示标牌也存在着不全、不明、不显著的现象。

   在成都市内驾车对我这个喜欢开快车但非常守规矩的司机来说,那真叫一个用累字也不能完全概括的不爽之感觉。

 

   总之,成都的美食、美女及民众美好的生活情趣都带给我了许多美感,一个字:真美!两个字:本文结束。哦,错了,应该在上面的一句话的数字后面除以2了。

 

 

 

 

 

 

 

 

 

 

 

 

                              成都市春熙路步行街的夜晚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外国朋友也在逛街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时间不早了,还有很多人流连忘返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手机拍的,跟数码相机有什么区别吗?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东南三环外的“三圣花乡”休闲、聊天、吃饭、喝茶、打麻将之处。

         只是不是周末,而且天气渐凉,所以,我去的这天有点缺乏人气。

         以下是我的500像素手机拍照的。好像不比上面1200万像素的数码差多少。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眼见着夏天纳凉喝茶的工具也“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好不容易见到了几个人影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从车里拍照的,路上几无人烟。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三圣花乡的农家乐在这天好像并没有多少乐趣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车水马龙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华阳镇小公园的夜景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河对岸的夜景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幽静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小小的街镇就这么美!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华阳镇是不是很气派哟。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那天,大雾,华阳镇里只有60米的能见度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这样的天气只得弃自己开车,坐公交还是安全。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在三圣花乡的农业旅游观光点的农家自制的各色咸菜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花色齐全、品种繁多,诱人。

           吾的蓉城情愫(被四川新浪官博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