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猪流感正在墨西哥、美国蔓延,在所有介绍预防猪流感的文章中,都有一条美国疾控中心的提示:猪肉经过摄氏71度的加热后,猪流感病毒就会被杀死,猪肉食品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了。
猪肉,又称大肉(为尊重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而起的别名),是我国除穆斯林聚集区外的大部分地区群众日常最普遍的一种肉食。《山海经》记载的远古时代,就有“司彘之国”的记载,说明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成规模地驯养猪作为食物。鸿门宴上,项羽送给樊哙“生彘肩”食用,表示对这位英雄进帐保护正在被“项庄舞剑”惊扰的刘邦举动的理解。不过樊哙的身体抵抗能力一定非常强,愣把不但没有加热到摄氏71度,而且没有任何加工的“生彘肩”放在盾牌上,拔剑割下来就往嘴里填,好在项羽比较讲卫生,马上让人拿来一坛子酒给他喝下消毒。
闲话不说,说一说新好男人自己的问题。
在猪流感时代,尽管那病毒还只是在美洲肆虐,但我们的新好男人为了妻子、孩子的身体安全,还是要未雨绸缪,提醒家人从外面回家首先要洗手,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或经常清洗。另外,在外面就餐要选卫生条件好的地方。
居家自己做饭,做大肉菜是不可避免的,这里介绍几种最简易的做法。
专业厨师或者喜欢下厨的男同志可能会许多种肉菜的做法,但一般家庭做大肉,主要讲究营养、美味、做法简易而已。以我粗浅的、不入流的烹饪经验,家庭做大肉菜,我觉得用炖的方法比较好。
南方人在讲究营养方面,比传统的北方人(包括我)要强,常听南方人有“要时常给老人、孩子炖些大骨汤,补充钙质”的说法,所以为了孩子长身体的需要,应该经常炖大骨汤。以大骨入水烧开,撇去浮沫,然后加萝卜、姜片、大料及少许青菜,中火转慢火细炖。因为大骨的骨髓和骨胶原质必须由中火转慢火才能炖出来而不失营养,且炖的时间长汤才会更香(一开始要注意水量,别烧干锅),所以才这样做。这道菜味美、便于消化,且有促造血,利补充钙质的作用,让老人、孩子食用,好处很明显。有些同志建议汤里加些醋,应该是不错的主意。
另外,大肉切片或者切块,也适合用炖的方法。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北海道某地的人长寿、皮肤好,而其主要的肉类食物是大肉。他们的做法是把肉切块,放入锅里与海带、蔬菜清炖,水开后慢火炖几个小时,这样把原来的可以让人发胖的饱和脂肪酸炖成了不易引起人发胖且营养好的不饱和脂肪酸,胶原质融于汤里,被人吸收有美容的作用,味道还非常好。咸淡可以随你的意愿加盐的分量,尽量少加。这种方法不妨一试。
另外,我国东北地区的猪肉炖粉条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做法大概是(按我学的说)热锅加油,烧热,下肉片或肉块,炒熟,放料酒、酱油、葱段、姜片、大料等再烧开,加水,烧开后放蘑菇、白菜段(东北人喜欢放腌过的白菜)、粉条等,也是中火转慢火炖,炖40分钟即可起锅。比较适合我国北方人的口味,喝酒时吃,感觉非常好。
以上的几种做法,加热时间长,肯定不会有猪流感病毒存活的可能。很适合猪流感时代的食用标准。唯一的注意是不要经常吃,容易让家人吃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