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09年五一节,有孩子的家长们一定都计划好了带孩子到哪里去玩吧。春光明媚,气候宜人,大好季节,也是人的思维最轻松、最活跃的时候,如果你带孩子出去玩的话,别忘了对孩子进行作文写作训练啊。
这两天,有网友探讨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并请推荐能提高阅读能力的书,因为我的孩子还处在老师布置写周记的阶段,没有正式开作文课,所以对如今学校作文的写法不是很了解,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大家共同讨论。
不管是简单的周记、小学生作文,还是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以及工作报告、讲演等等各类文体,其写作主要不碍乎两个方面:
写什么,怎么写。
首先,你要确定想写什么。不管是有感而发还是命题作品,都有一个要写什么的问题。认准了目标才能有行动的方向。学生作文主要有记叙文、议论文等(许多年没接触作文,不知道如今的作文是什么规范,只好用老套子吧),首先要弄清记叙什么、议论什么,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准备。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更偏重记叙文一些,毕竟这是文字功夫的基本功啊。
简单说,记叙文就是把所见所闻以文字的形式在书面上重新“画”下来,好作文让人感到“如身临其境”,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都表明一个字:“像”。
孩子有时候写周记、作文经常不知道该写什么,这就要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寻找要写的目标。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书,一景,让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让孩子养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问孩子“那像什么”、“那为什么”,启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只有给孩子的脑海里存进去许许多多可供写作的素材,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才不会困惑不知道该写什么,而是从内存中随意拿出相关的信息,用于写作。
其次,怎么写。加强阅读能力,读一些名著,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办法。现在的一些写作文的课外班,估计都是在“怎么写”上对孩子进行指导。但是,这种速成式的写作指导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在孩子的写作表象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形成写作的“匠气”,我看过一篇一个孩子的周记,结构工整,用词讲究,看起来不像低年级学生的文字,但我能感觉到她作文的哪一段是“临摹”的哪一篇范文,但中间的衔接不流畅。如果不是自己的,而且不能把别人的精华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那么即使记住无数华丽的辞藻,作文的成绩再高,对将来的实际写作和工作还是没有帮助。我过去在北师大研习的时候,听许多同学满口“高水平”的现代名词,直让我自惭形秽,但我的指导老师王宜文却笑着告诉我,他们天天接触这些名词,至于是否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还说不定呢。(后来我发现,有些孩子确实就是会说这些名词,所以我的心理才平衡一些,不过我说不上来或说得不完全,归根到底在这方面还是比不上他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那些孩子后来发展的事实,证明他的话是正确的。
怎么写,其实就是锻炼孩子写作的技巧。从简单的“临摹”,到有意识地从结构、修辞、思想方面进行雕琢,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家长可以指导,但不可以越俎代庖。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孩子创造力提高的一个方面,孩子把要写的事物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形成文字,进而精炼文字,形成“美文”。比喻、联想、拟人等手法慢慢在孩子的手中运用娴熟,思维被扩大,成为“一花一叶总关情”的有感而发,家长可以用心去感觉孩子文字中表达的意境。
写作能力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为孩子暂时的作文写不好而烦恼,要给孩子写作文创造有利的信息支持,就是带孩子去观察,进而培养孩子甚至你自己的观察能力。许多孩子写作的时候不愿意让家长看,不要觉得不快,那是小家伙已经把心思用于写作,不愿意受打扰。对孩子写的任何作文,不管文字如何粗陋,都要表现出欣赏的表情,要表扬。须知你的任何细微的表情都可能影响他以后的发挥。鼓励后面带给孩子的是信心,能促进他更加精益求精。写作的前提是“爱”,只有有兴趣才能写好。家长要有意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文字功夫的强弱,很可能关系一个人的未来。家长们,五一节带孩子们去观察吧。出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