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在三堡的学院全体学生干部培训活动上,我去讲了一个多小时的希望和感想。后来听说有同学将讲话中的部分内容上载到网上,称为什么“尹MASTER语录”,还在校内上被转载。昨天,我才从学生发来的邮件中知道了其中的内容。尽管其实都是一些平常话,但应该说,我很欣慰。青年学生精英们还愿意将这些话当做“心灵鸡汤”,说明其实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时代中,也无论代沟多么深厚,我们这些过来人多么OUT,但是在心灵深处,总有一些神圣的东西、一些崇高的东西、一些尊严的东西,是能够共享的。所以,我把个帖子的内容完整地转在这里,虽然部分语言和意思,由于是记录整理,与我当时所讲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大致的意义是确实的。与我几年前,收集在《媒介25讲》中的那篇大学生素养的讲演稿一样,体现的可能就是自己的某些人生方式和价值选择。
尹……的发言,信手拈来,却又充满了哲理,大爱。人生阅历的积累确实能让内心变得强大,强大到给他人以点化和引导。这样的心灵鸡汤很有必要给全院的学生都开开。
1.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所改变,变得消极。但至少要在年轻的时候有点理想,有点抱负,有点社会责任。如果种子都不好,那未来必然长不成参天大树;
2.境界不高的话,烦恼也多,老的也快。生活的快乐很多时候是由人自身的境界造成的。
3.事在人为,境由心造。
4.境界-情操-能力,三者组成了人格。
5.尽管社会情况不尽如人意,我们依然要对社会公正抱有热情。如果社会已经完美了,我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作为清华北大的学生,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觉和自信,我们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可能对社会存在一点点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有公心,要有社会责任感。
6.要多了解生活,多了解社会,只有了解了才会热爱。
7.威信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奉献精神,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8.最高学府培养的学生必须要一种精英意识,要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可能是学识上、能力上的或者别的方面。但这种感觉不是天天在脸上显摆,而应深深埋在心里。正是这种精英意识和与别人不一样的感觉才会让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9.要宽容,要有肚量。肚量有多大意味着未来的眼界有多宽,成就有多大。再奇怪的人身上都有优点,要发自内心去理解社会的多样性。
10.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做学生干部,对能力的要求更高。而且学习一定要好,就算不能变成全能,也必须要有某一领域自己要成为精尖,要有长项。
11.人的决断力来自于脑中所存的参考系,竖轴是对历史的熟稔,横轴是对同一类事物的了解,思考问题要横纵相连。
12.学历史不能光学“术”,精于心术,手腕成不了大器。每一个“术”的背后必定都有“心”和境界的支持。
13.为什么有些人能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因为他们能与自己的本性中一些不好的因子作斗争,能战胜他们,这成就了他们伟大和卓越。
14.“慎始”就是要开一个正确的头,有正义感,然后坚持下去,就能成就自己。很多时候,真的只是“多坚持一会儿”的问题。
15.人这一生一定要留下一些痕迹,做成几件事情,不要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