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连坐了好几天公交车上班,感触颇多。现在大家上车排队,给老幼让座,已然成为习惯。而国家给老年人配发的乘车免费优待卡,更让人感受到在老龄社会到来前,对老人们的人性化关怀。家父家母都七十多岁了,身体还好,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中青年人上班的时候,持老年卡坐公交车,到附近的自由市场买菜,再坐车回来。感受工作年代没有感受的轻松生活。
然而,我也看到一些不和谐的情景,并且不是出在年轻人身上,而是反映在老年人身上。在某路公交车总站,早晨大家都有秩序排队等车,往往有一两个老年人(且都是女性)偏偏在上车门口的位置站着,等公交进站抢先上车。其实,因为是首发站,排队的人除非是高峰期,基本都有座,并且如果老年人上车,年轻人都知道让座,并且司机也会关照大家给老年人让座。这几位老年人担心上车没座不方便,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们不排队自己给自己享受“VIP待遇”,大家嘴里也都不说什么,但我觉得,这样做是欠妥的。
有一次,公交车到三里河,一位老年女性从公交车的下车门中门上了车。这辆公交车是前门上车,中门下车,一向秩序井然。因为冬天穿得厚,并且这位老年朋友上车动作很快,前面的女司机以为是有人逃票,就很客气地说:“请中门上的朋友上前门,刷卡上车。”
那位老年人说:“老年卡。”
因为车上人多,司机没有听清,又反复提醒两次。公交车因此多停了孤寂有一分钟。
最后,老年女性气急败坏地大叫:“我这是老年卡,不需要刷卡。”
司机听后,悻悻地关上车门,驱车前进。
我在车的最后面,听旁边的中学生嘟囔:“就是老年卡,也应该前门上车啊。”
大家都以为这位老年人可能是下站就下车,也就没有人再让座。可到下站,她根本没下,而且趁一位旅客起身下车,麻利地抢到了空座,又坐了四五站。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但是,尊重是相互的。国家及个人对老年人的尊重,也不应该成为老年人不遵纪的借口。不能以自己的自私行为,毒化后人的风气。想这些老人在公共场所自私行为毕露,那在家庭,也很难想象是慈祥、宽容的老人。
过去对成语“老奸巨猾”、“为老不尊”,古语“老而不死是为贼”等,很不明白,觉得这话太不厚道。但是,在公交车这个小社会待上一点时间,确实不但看到普通劳动人民的许多美德,但也看到一些不够修养的事情,特别是大家尊敬的老年朋友不该做的事情。
年高德劭,德高望重,这些评价老年人的话,让人感到一种正气,也让人对于孝道,对于尊老爱幼,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老年朋友,沧桑数十年,应该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应该做守法遵纪的模范,而不该让后人腹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