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的生活(虚构类小品连载一)

(2009-07-02 05:55:59)
标签:

出版

娱乐

分类: 小说诗文

主要人物:

王教授:编辑室主任,因担任某大学客座教授而得名。40岁。

马经理:编辑室副主任,因入行前曾经担任文化公司经理而得名。34岁。

易评论:老编辑,因具有很深的评论功底而出名。42岁。

于作家:编辑,作家出身的编辑。35岁。

孔博主:女,编辑,因自己开一个博客而得名。29岁。

李学徒:实习编辑。

张主编、黎发行、程编务、孙校对、樊印刷,及其他编辑、作者等等

 

(一)

清晨,编辑部里,李学徒正在请教易评论关于出版问题。

易评论:“出版社就像一个文字处理场,根据编辑的工作,把来料,就是书稿,加工成书籍,推向市场。当然,书籍作为特殊商品,具有二重性。除了商品性,还有精神产品性。当编辑,首先要把这工作当事业对待。”

李学徒毕恭毕敬地听着。

电话铃响了。易评论拿起话筒:“喂,我是子虚出版社乌有编辑部。你是?噢,投稿,什么题材。噢,这不是我们出版的范围,我们是社科类,你的养乌龟的书该归农业或实用科技类出版社出版。再见。”放下电话。

于作家上。

于作家:“火啦,火啦,火啦。老易啊,听说没,《私处》卖火啦。又要加印。”

易评论一脸的不屑,有些嘲讽地说:“我说于作家,你给小说起个暧昧的名字,骗骗没品位的读者,亏心不亏心啊?”

于作家不以为忤,嘻嘻哈哈地说:“老易啊,咱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找著名作家写,通过了各种审读,上图书市场一卖,它就是对读者胃口。老兄最近编辑的《莫里哀研究》是很有文化品位,可是上市这么多天,退货多,进货少,好是好啊,可出版社也不能老做这赔钱的买卖吧?对啦,《私处》作者想请老兄给写篇评论,怎么样?挥挥大笔吧。”

易评论想了想,说:“我考虑考虑吧。”下。

于作家对李学徒说:“是不是易老师给你讲,图书的二重性呢?”

李学徒:“对。”

于作家:“图书出版首要的,还是要能卖出去,不然,啥属性也发挥不出来。记住,要树立做畅销书的思想。”

李学徒:“是是,请于作家多多指教。”

于作家:“指教谈不上,我有件事你帮我做做,给《私处》作者送几本样书。记住,联系作者特别是有名作者,非常重要。”

李学徒:“是。”

(第一幕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