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钱庆国
钱庆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57
  • 关注人气:48,6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简述

(2009-06-30 21:56:25)
标签:

姓氏

文化

分类: 人物故事

    如同一切古老文明的延续者们一样,中华民族是非常注重血缘关系的民族,孝被中国人誉为百善之先。

    历代开国帝王登上大位之后,首先要把自己的祖先牌位迎进太庙,以感谢祖宗的保佑,同时,还要努力把自己与古代圣人联系起来,给自己寻找一个伟大的祖先。

    这种联系是冒认官亲、无稽之谈吗?我觉得其实不然,从猿到人,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地球人口的基数是从少到多,所以,对于注重血缘、文明一直延续的中国人来说,从姓氏角度与上古圣人相联系,是可能的、可信的。

    中国历代帝王是怎样的世系呢?

    上古三皇五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王了,一切姓氏由此开始。三皇,有一种比较公认的说法认为(比如《封神演义》)是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从社会学角度,三皇时期在原始社会的中后期,当时,母系特色比较浓厚,所以,任何“氏”都从属于自己的“姓”。氏,以男性为主体,而姓,则是高于“氏”的存在,它标志着每一个人的母系延续。同“姓”的人不可以结婚,是那个时代铁的规矩。

    伏羲氏,据说属于风姓;与他同时代的女娲氏据说也是风姓。伏羲氏太古老了,以致于没有给后世留下研究究竟何姓是伏羲氏直系的证明。不过,据说少昊氏标榜自己是伏羲的后人,那么,我们姑且这么认为吧。

    神农氏,据说炎帝是神农苗裔。炎帝家族,母系是姜姓。这也是现存的一个姓氏,在古代,姜姓没有出现过皇帝,不过,周朝的姜太公以及其建立的齐国,还有衍生出的许多现代姓氏,可以记录神农氏辉煌的延续了。

    轩辕氏,即黄帝轩辕。据说他属于姬姓。因为黄帝战蚩尤,拥有天下,所以后世的帝王基本上与黄帝有传说上的联系。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黄帝列为五帝之首,这就混淆三皇与五帝的分野,而我更倾向认为,黄帝应该属于三皇中的人物。五帝可以包括颛顼、喾、尧、舜、禹。

    颛顼,按司马迁的说法,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而以周朝时颛顼后人的秦、楚、陈等国可以与姬姓的周王各诸侯国联姻的情况看,颛顼的母姓并不是姬姓(这不妨碍他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而是自成体系。

    喾,属于少昊氏,可以说母系是伏羲氏的后裔。但他的爷爷玄嚣是黄帝后裔。所以,喾与颛顼有些相似,是氏族开始由母系向父系转化时期的人物。

    喾的四个儿子挚、稷、契、尧或者为帝,或者后代为帝。

    尧据说是喾的儿子,当时还没有家天下的概念,作为帝是一件很劳神的事。他晚年禅让帝位于舜。而舜,是颛顼的后代。

    舜之后的禹,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帝。禹也是颛顼的后代,但与舜不是一枝。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开启家天下先河,中国的父系传承由此开始。夏朝,是颛顼之后。

    夏朝后的商朝,祖先是喾的儿子契,属于少昊氏的分支玄鸟氏。《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契在尧时,因教化有功,受封为子姓。孔子孔圣人就是商王的后裔。

    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周天子是喾的儿子稷的后裔。稷是一个农业专家,在尧时受封为姬姓,继承了黄帝的母姓。

    周朝实行分封制,这种分封非常有意思,拱卫周天子“中国”的是姬姓诸侯王,而外围则是以往著名人物后人的非姬姓国,最大的姜姓的齐国。西周时期,周王宗室姬姓各国国君的后妃大都来自齐国、申国的姜姓,或者陈国(舜的后代)的妫姓等。东周时期,楚国、秦国等颛顼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兴起,姬姓各国与他们的婚姻交往也日益增多。这个时候,“同姓不婚”的传统受到来自姬姓诸王的挑战,其中有两个著名的例子:

    一个记载于《论语》中,一次有个人问孔子当时的鲁国国君“知礼”吗?孔子予以肯定回答。转头那个人对孔子的学生说,没想到圣人也有私心,这国君从吴国娶了一个太太,(本来鲁国和吴国都是姬姓国,不可以通婚,但该国君硬是把这个肯定早出五服的同姓美女娶回家。)本来这个太太应该被尊称为吴姬的,但鲁君知道这不好,就让人称这位太太为吴孟子(按现在叫法就是吴大姐),难道圣人也有私心吗?孔子听后,很感叹,说我多幸运啊,有一点错就被别人指出来了。

    另一个记载于《晋书》,当晋文公重耳与楚国交战时,楚国一个谋士建议不要与晋文公交战,说,晋文公的爹妈都是姬姓,按说生的孩子都活不长,可重耳六十多岁当上国君,成就霸业,是天在保佑他啊。

    周朝之后的秦朝,是颛顼的后代。

    汉朝,大家都知道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其实,刘姓,是尧帝的后裔。据说夏朝末年,夏王得到两条龙,不知道怎么养,有尧的后人刘累会养龙,被聘请来养龙。后来得到夏王封赏,后人就以刘为姓。

    三国时除刘备外,曹操的曹姓系颛顼后裔祝融八姓之一,孙权的孙姓按族系属于“颛顼—舜—胡公满—陈国—齐国田氏—孙氏”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也属于颛顼后裔。

    晋朝司马氏来源比较杂,但按司马迁的说法,应该来自颛顼后裔。

    五胡乱华的南北朝时期,按匈奴、鲜卑人自称,他们是黄帝的后裔。

    唐朝李姓,应该来源于鲜卑族,但李姓的源起上古属于少昊氏皋陶后裔。

    宋朝赵姓,属于颛顼后裔。

    契丹人的辽、女真人的金、蒙古人的元,属于塞外民族的内迁。他们都自称黄帝之后,因为轩辕黄帝的部族比较复杂,其中有草原民族也说不定。

    明朝朱姓,属于颛顼后裔。

    清朝祖先女真人,也是塞外民族,其起源传说有些像商朝祖先起源传说。

    建立民国的孙中山先生,按族系属于“颛顼—舜—胡公满—陈国—齐国田氏—孙氏”这样一个演化过程。

    蒋姓,是周公之后,属于周朝姬姓的一个分支。

    毛姓,是周朝姬姓的一个分支。

    江姓,属于颛顼后裔“祝融八姓”的一枝。

    胡姓,系“颛顼—舜—胡公满”这样的一个演化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