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允许清明节烧纸钱并提供规范场所
(2009-04-06 09:44: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视点 |
就像春节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一样,清明节烧纸钱祭奠先人,是我们民族的一项传统习俗,在精神文明进入到今天这样一种比较理性化程度的时期,不应该再被看做迷信活动。
每年清明,全国各地时有因上坟烧纸钱而引起山火的报道,今年北京地区八宝山等墓葬聚集区都严令不许烧纸,不许带火种上山,消防队处于一级戒备状态,甚至还配备了直升飞机等先进装备。
这样做是对的,但是我觉得并不完善。因为这是人为的用“堵”的方法。在中国历史上,尧舜时期,洪水滔天,有一位叫禹的英雄,他的父亲鲧治理洪水一味用“堵”的方法,治水失败被杀,而禹则很聪明地用“疏导”的方法,把主要的水系打通,把洪水泄入大海,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后来,禹被舜帝禅让为帝,他死后,感念他恩德的人们没有照以前的传统奉禹推荐的皋陶为帝,而是奉禹的儿子启为帝,以大禹家族为首建立了夏朝,从此结束了中国的原始社会,而进入到奴隶制社会。
举这个例子是说,“导”的方法应该比“堵”的方法高明。清明节烧纸钱的问题也应该这样解决。
平原地区清明节上坟烧纸很少引起大火,因为这个时候,小草刚刚发芽,大地上空空荡荡,即便烧纸引燃坟墓周围的野草,大家也只当是小火烧荒,给土地积肥而已。但山区却不是这样,此时草木枯干,见火就着,所以真的不能在山上的坟前烧纸。
但是,古人为什么要给故去的人起坟呢?因为坟象征着山,中国人对山有着连自己都说不清了的崇拜。对于自己依靠的人称“靠山”,对岳父叫“泰山”,等等,都说明我们民族对山的感情。既然可以把坟当成山,为何我们不可以引导大家把山在清明前后看做坟呢?
如果各地政府在需要禁火的山林前开辟一块安全的地方,准备好消防器材,公家搭建烧纸的场所,而让大家集中烧纸,坟前献花,不是既满足大家怀念先人的哀思,保留了传统,又没有引起山火的忧虑吗。只让坟前献花那是西方人的传统,不适于我们民族对火的崇拜,而现代社会,迷信的因素已经少而又少了。说到迷信,普通老百姓基本不迷信了,而反而是2009年4月5日晚上《焦点访谈》中披露的地方村官毁坏农田建庞大墓地的事,才告诉大家什么是迷信。
或者,既然政府很明智、很顺乎民意地设清明节为全民节日,为什么不在这天的清晨,让地方的父母官们选择一个公开的、不带宗教色彩的场所,向所在地区所有的先贤或者大家的先人致祭呢?那样,更能拉近官民之间的感情。日本的靖国神社尽管因为放置战争罪犯的排位而受到亚洲人民的抵制,但设立神社,却不能不说凝聚了民心。
希望有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把我的想法作为提案报上去。我想,许多人会感激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