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yj天赢居
tyj天赢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9,769
  • 关注人气:51,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迎接牛年

(2009-01-01 00:01:38)
标签:

tyj

天赢居

财经

股票

股市

情感

杂谈

分类: 股票

  刚刚敲过新年的钟声,终于熬过了难忘的2008年,在灾难中我从网络里找到了真情,从超级熊市中我脱颖而出,一举成名,迎来了我的本命年——牛年!在2007年的最后一天,我对鼠年的策略就是加强风险意识,随机应变,猫口夺食。当时模拟股市的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现在已经是牛年了,我的策略是减少短线操作,立足中线波段,拿出牛脾气,不到2800点决不放手!   2009年的目标是资产增长1.5倍。虽然说1万的资产增加到2.5万感觉特别多,但是别忘了,现在的1万在6124点的时候可是面值10万的股票
啊!从十万跌到1万,再反弹到2.5万,其实是非常低的目标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就像海洋涌向您,希望我的祝福像一叶轻舟,载您乘风波浪到达成功的彼岸!tyj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大吉!合家欢乐!财源广进!恭喜发财!牛年事事顺心

以下是网友秦月依然的留言:
2008,让人感慨的年份~~~没有留恋,没有不舍,不想回望,拒绝赋歌
三百六十枕黄粱
营营苟苟一年光。
二零零八烂柯年,
人人后悔赶一趟。
所幸今岁时无多,
赶在年末打一棒。
敲定今生不见你,
钟声一响你下堂。

 

送给偶们家tyj
勘破虚华景不长,
口碑树传溢流光。
三十五春绕指柔,
二零零八百炼钢。
千朋万友迢路远,
一载博客寒梅香。
男儿有憾袖底走,
世间烦恼笑遗忘。

 

 

以下是转载网友shul留言,供大家学习:
     交易之道, 刚者易折。 惟有至阴至柔, 方可纵横天下。 天下柔弱者莫如水, 然上善若水。 成功, 等于小的亏损, 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做到不出现大亏损很简单, 以生存为第一原则, 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 抛弃其他一切原则。 因为, 无论你过去曾经, 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 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 你就一无所有了。
     交易之道, 守不败之地, 攻可赢之敌。 100万亏损50%就成了50万, 50万增值到100万却要盈利100%才行。 每一次的成功,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 但每一次失败, 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 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 要一个小时。 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 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楼底。   
     在交易中, 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 会让你发生亏损。 需不需要止损的最简单方法, 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 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 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 答案如果是否定, 马上卖出,毫不犹豫。   
     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 不应该对抗市场, 或尝试击败他。
     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  趋势来时, 应之,随之。
     无趋势时, 观之,静之。
     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 再动手也不迟。 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 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
     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 顺应市场的趋势。
     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 利润自会滚滚而来。
     如果你看错了趋势, 就得使用古老而可*的保护伞——止蚀单。
     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 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 截断亏损,控制被动。 另一方面, 盈利趋势未走完, 就不轻易出场, 要让利润充分增长。 多头市场上, 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 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 甚至获利。 这时候, 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交易之道的关键, 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 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头寸遭受损失时, 切忌加码再搏。
     在空头市场中, 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 多做多错, 少做少错, 不做不错。
     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 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 迟早会遭受大损失。 一只在中长期下降趋势里挣扎的股票, 任何时候卖出都是对的。 哪怕是卖在了最低价上。 被动持有等待它的底部, 这种观点很危险, 因为它可能根本没有底。   
     学会让资金分批入场。 一旦首次入场头寸发生亏损, 第一原则就是不能加码。 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 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直接出场。 如果行情持续不利于首次进场头寸, 就是差劲的交易, 不管成本多高, 立即认赔。 希望在底部或头部一次搞定的人, 总会拿到烫手山芋。
     熊市下跌途中, 钱多也不能赢。 机构常常比散户死的难看。
     小资金没有战略建仓的必要, 不需要为来年未知行情提前做准备。 不需要和主力患难到底。
     明显下跌趋势中, 20-30点的小反弹, 根本不值得兴奋和参与。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效果好。 有时什么也不做, 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不要担心错失机会, 善猎者必善等待。 在没有大机会的时候, 要安静的如一块石头。
     交易之道在于, 耐心等待机会, 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比, 耐心掌握机会。
熊市里, 总有一些机构, 拿着别人的钱, 即使只有万分之几的希望, 也拼命找机会挣扎, 以求突围解困。 我们拿着的是自己的钱, 要格外珍惜才对。
     不要去盲目测底, 更不要盲目炒底。 要知道, 底部和顶部, 都是最容易赔大钱的区域。
当你感到困惑时, 不要作出任何交易决定。 不需要勉强进行交易, 如果没有适当的行情。 没有胜算较高的机会, 不要勉强进场。
      股市如战场, 资金就是你的士兵。 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 才能从容地投入战斗。 要先胜而后求战, 不能先战而后求胜。
      投机的核心就是尽量回避不确定走势, 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 并且在有相当把握的行动之前, 再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止损位摆脱出局), 以防自己的主观错误。
      做交易, 必须要拥有二次重来的能力, 包括资金上, 信心上和机会上。 你可以被市场打败, 但千万不能被市场消灭。 我们来到这个市场是为了赚钱, 但是这个市场却不是全自动提款机。
进入股市, 就是要抢劫那些时刻准备抢劫你的人。 股票投机讲究时机和技巧, 机会不是天天有, 即使有, 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学会分析自己擅长把握的机会,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有机会就捞一票, 没机会就观望,离开。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 就不要轻举妄动。与鳄共泳有风险, 入市捞钱需谨慎。
     做交易, 最忌讳使用压力资金。 资金一旦有了压力, 心态就会扭曲。你会因为市场上的正常波动而惊慌出局, 以至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你也会因为受制于资金的使用时间,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孤注一掷,最终满盘皆输。 许多人勤奋好学, 开口有江恩,闭口艾略特, 说对了,到处炫耀, 亏大了,以为自己学艺不精,加倍钻研。
     时间之窗,窗越开越多, 波浪理论,钱越数越少, 最后把自己弄得稀里糊涂, 自今也清醒不过来。 要知道, 所有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在尊重市场趋势的前提下才能运用的好, 如果总是长期挨套, 只能说明你连股市中最基本的牛熊趋势都没分清,看盘看得再精,数字无限神奇, 也不能改变你失败的命运。 即使再出现一个牛熊轮回, 套牢的依然还是你。 还满口索罗斯,巴菲特呢, 瞎掰!
     资金管理是战略, 买卖股票是战术, 具体价位是战斗。 在十次交易中, 即使六次交易你失败了, 但只要把这六次交易的亏损,控制在整个交易本金20%的损失内, 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 哪怕用三次小赚, 去填补整个交易本金20%的亏损,剩下一次大赚,也会令你的收益不低。
     你无法控制市场的走向, 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势中浪费精力和情绪。
     不要担心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要担心的是你将采取怎样的对策回应市场的变化。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你正确时,你获得了多大的利润, 当你错误的时候,你能够承受多少亏损。
入场之前, 静下心来多想想,
     想想自己有多少专业技能支撑自己在市场中拼杀,
     想想自己的心态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风大浪的起伏跌宕,
     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资金是否应付得了无限的机会和损失。
     炒股如出海,避险才安全。 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图。
     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 并不在于用的是哪一套规则, 而在于你的自律功夫。
     时间决定一切。  人生并不只是谋略之争, 某种程度上也是时间和生命的竞争。
    巴非特多活10年, 每年哪怕只有5%的持续盈利, 其财富的总增长, 也足以笑傲天下。
 
开始入股市,你要赔钱,那就是布施了,赔的你需要忍受资金亏损家人责难,你就要忍辱,这时候你开始思考自己操作失误,开始学习高手技巧,你有了一定的操作纪律,就是持戒了,真正的高手没有规则可以限定他,认识技巧后的规律性东西,不拘泥于固定的套路了,你就开始精进了,规律性东西再不断实战检验后,你就会对股票走市了然于胸,可以做到波澜不惊了,可以自然的参与市场波动了,你的心态就平和坚强了,不为主力所迷惑了就是禅定,当赢利变成你的模式之后,你就不会在在乎金钱的增长,开始考虑更高层次的资金运做技巧,或深层次的战略布局问题,你才真正拥有了大智慧---般若了。

 

新年好!元旦快乐!欢迎大家到我的论坛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