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认定曹操高陵六大依据
 (2009-12-29 07:04:41)
	
			
					(2009-12-29 07:04:41)		| 标签: 历史石枕墓葬谥号曹操高陵 | 分类: 原创杂谈/评论 | 
揭秘:认定曹操高陵六大依据
能量/原创/不得翻版转摘
 
  认定魏武王曹操高陵有六大依据;
 
  第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0年)病逝于洛阳,并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的《遗令》称“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
  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六十岁左右,与曹操终年六十六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综上所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目前,曹操高陵的发掘尚有许多工作在进行,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调查等。
  曹操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