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2021-09-08 12:18:56)
标签:

杂谈

旅游

情感

图片

夏天的广州,湛蓝的天空和大堆大堆的白云飘逸经常所见。虽炎炎夏日,湿热天气,仍挡不住一家人到外面遛跶遛跶,于是来到了莲花山景区。
莲花山景区位于番禺区狮子河畔,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属丹霞地貌的地理构造。从西汉时期起,历代先民在这里开采石料,形成了逶迤数里的石林与岩洞,遗留下红色砂岩悬崖、险峰和石柱。莲花山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条孽龙,在珠江口兴风作浪,时常淹没田地,颠覆舟船,沿岸居民饱受其害。适逢南海观世音菩萨云游此地,眼见孽龙为祸,生灵涂炭。便大发慈悲,于是将其乘坐的莲花掷向水中,镇住孽龙。这朵莲花则化为巨石,永镇山中,成了今日莲花山南天门边的莲花石,莲花山由此得名。这里红砂岩石质优,密度高、砂质细,古人用它来作为磨刀石,所以莲花山又叫“石砺冈”。红砂岩也是做墙基的好材料,据专家鉴定,建于2100多年前的南越王墓,墓穴所砌的12种石料中,有8种采自莲花山。当年在这里开采的石块就是用船只沿珠江运到广州城。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莲花禅寺原名观音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古香古色,气势恢宏。内有神态各异、材质不同的各种观音像,有僧人常驻。正殿有千手千眼观音,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方正龟池,龟鱼相生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望海观音宝像由何厚铧先生首倡,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及各方善信襄助,旅游区筹建,高40.88米,用120吨铜铸成,外贴180两纯金箔,于1994年落成的箔金观音铜立像。宝像碑文“引慈航以庇桑梓,施甘露而润粟榆,保居者安,护行者顺,佑善者昌,启愚者蒙,普众生缘开因果,渡信士普结菩提”。宝像前方有一对麒麟神兽,分别刻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莲花塔也是明代砖塔。明时番禺举人李惟凤等建塔,原名"文禺塔"。因莲花山多砺石,又名"石砺塔"。又因其东西山坡有一块天然狮形岩石,故又称"狮子塔"。 由于它是从水路进入广州见到的第一座塔,又有“省会华表”之称。莲花塔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外观9级,内连暗层共11层,层层铺设木楼板。粉墙红柱,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总高约50米。各级以砖牙挑出瓦檐,平座,八面设门、窗或龛,平座狭窄,不便行走。目前已不允许登塔。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莲花城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莲花城是一座不规则的椭圆形城堡,有垛口和马步道分别用于瞭望和巡逻之用。莲花城俯瞰狮子洋,地势险要,居高临下,远控虎门,近制狮子洋,故有“府城捍山”之说。建城伊始,这里一直有兵勇驻守,直到清朝末年逐渐荒废。据《番禺县志》记载,1841年1月26日英军强占香港,27日义律在莲花城胁迫琦善承认并签署协议,琦善不敢允诺。直到一年零七个月后,清政府才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不得不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正式被割让出去。莲花城在原来坍塌城墙的基础上进行过修复。城内有莲花城原貌展厅和反映清朝军制的八旗军展厅、议事厅、将军帐、夫妻帐、娱乐帐等,游客可以从中详细了解有关清朝八旗军的历史知识。城内空地上铁炮昂首、旌旗猎猎,还有孔明八卦阵等。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在石景区的南天门旁,有一块酷似于莲花的巨石,因其独特形状而被命名为莲花石。莲花山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这块巨石了。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南天门这一景原是一处大大的砺石山,后经石工们经年累月一锤一凿的开采,辟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因要开出左右两边深深的石塘,便在这隔断东西的巨大石墙下凿出一个宽十余米、高六七米的大洞造成一道石门,而石门上依旧绿草青青、林木葱茏,这里还留有黄子厚老先生写的苍劲有力的“南天门”手笔,与南天门气势恢宏的这一景相得益彰。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广东自旅(49)莲花山旅游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