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规范化,公益项目专业化
(2009-05-20 17:36:41)
标签:
慈善事业回报社会企业家曹德旺黄震杂谈 |
分类: 公益慈善 |
公益活动规范化,公益项目专业化
——接受《中国财富》记者采访发言,见2009年第05期“ 解读曹德旺”
黄震
中央财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曹德旺的举动说明崭新的公益意识在企业家群体中正在形成。企业家在完成创业发展之后,考虑怎样处置自己的财富,将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传给子孙后代;二是回报社会。曹德旺选择了回报社会,选择了迈向伟大企业家的道路,我们为他喝彩!曹德旺已捐赠的款项数以亿计,因此我毫不怀疑他的动机,这是他慈善之心的必然延续。以基金会这种载体来服务公益事业,是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最好的选择。
捐赠出的财产已属于社会财产,除了用于公益事业,不可挪作他用,更不可以抽回。一个老板在两边担任法定代表人,就会出问题,他会把基金会的财产视同企业的财产,产权不分,企业需要时他就动用。牛根生的老牛基金会据说就是这样做的,他把基金会的股权抵押出去为企业取得贷款,明显是一种违规行为。
媒体报道曹德旺基金会的公益活动领域笼统而分散,是欠缺专业知识的表现。宗教是不可以纳入公益领域的,它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我国法律保障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创办一家以宗教为目的的基金会,是不可以的。基金会的公益活动应该有长期规划的领域,曹德旺所说的救灾、救困、救急,都是随机性的,今年发生这个灾害,明年发生另一种灾害,第三年没有发生灾害,预算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很难预见。目标设定必须可持续发展,选择一个比较稳定的领域。我国基金会具有项目主导的特征,因此,项目专业化非常重要,它保证公益活动好操作,可持续。
曹德旺提出以股权形式注册基金会,这在很多国家是通行的方式,在我国目前还不可以。他把问题提出来,引起关注,未尝不是对我国基金会管理制度的一种启发与推进,促使我们考虑它的可行性。从长远讲,以股权注册基金会的方式很可能成为主要的注册方式,曹德旺无意中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