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数据库与开放的互联网:资料收集的技术创新

标签:
汤雪梅调研公司中国电信王学忠财经 |
分类: 数字100活动 |
封闭的数据库与开放的互联网:资料收集的技术创新
第五届中国市场研究行业执行峰会,2012年3月26日在新世纪日航酒店二层中华厅举行。这次峰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一个讨论,题目是封闭的数据库与开放的互联网资料收集的技术创新。有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董事长汤雪梅主持。以下是文字实录:
汤雪梅:大家好,我觉得我们调查行业的人真的是很了不起,现在的时间都已经五点四十了,竟然还坐得这么满,真的是为我们行业感到非常地敬业。因为时间也很短,我们赶紧请我们的嘉宾上场,许嘉生、曹达敏、中国电信、QQSurvey、益派、王学忠、新浪微调研,CSG精确研究、杭州菲尔德等。在大家上场之前,我想先说两句,其实在我入行十几年以前入行时候,其实就一直听大家说我们要用无纸化的这种录入和一些技术化的手段,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才刚刚起步,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真的是非常有必要来进行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其实起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说我们行业经过那么多年确实它有一个规模了,有规模之后我们才能用IT的技术去帮助这个规模。另外一个其实是跟我们现在的供应商或者这个生态链有关,就是我们现在的供应商有很多都是IT的供应商,那么给一些对IT不懂的人提供一个可能性。现在已经很成熟了,第一个方向是大家觉得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去创新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创新,因为在座的有IT供应商,也有传统的调研公司,所以大家第一遍说一下,我先请IT供应商说一下,IT供应商说一下你们现在在做着什么样供应可以给我们调研公司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先自我介绍一下自己。
于涛:我就先来说一下。新浪微调研的于涛。我看到这个市场研究的行业,是分两大部分的,一部分是研究,一部分是执行,实际在执行这部分,我觉得是空间最大的可以改造的一个部分,研究是靠的这些专业人员,但是在执行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IT的一些信息化技术,能够使我们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在效率上,在成本上,或者是在数据的真实性方面有所改进。我们新浪微调研这块就做了一个尝试,今年新推出来的微调研应用是我们第一次参照了国外facebook上的这么一个应用来推给大家的。这一块我看我们国内还是比较晚,新浪好像是第一个通过社会化媒体来做这个垂直应用。但是我通过上午讲到的在facebook做的应用不光是一家公司,都是在市场研究行业里头国外的上市公司在做这个事。我觉得信息化技术怎么去改造这个行业,需要两方面的人去参与。做研究的人不懂技术,做技术的人不懂研究,如果脱离地看这个问题,很可能是研究的人去考虑互联网的应用,不知道如何去实现,不会用这个工具。但是互联网看这个事情的时候,又觉得说我做这个东西,做这么一个服务,符不符合大众用户或者我们上游的研究公司,或者是直接的企业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是把两类人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小组,一边提需求,一边出解决方案,一边结合整个互联网的资源,所以做一些从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入手来做的。我想我们是希望这个平台是开放的,然后有更多的市场研究行业里头的一些专家能够参与进来,我们最多的是贡献我们在这个信息技术方面的这个能力。包括我们所掌握的这种资源,新浪是第一个,我想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汤雪梅:今后如果大家在微博上有应用可以去跟他探索,但是我觉得你这边可能会比较大的挑战会是在客观方,调研公司的人会非常强调有代表性,如何让它有代表性和科学性,这可能是你要去研究的话题。
于涛:汤总说的是我们目前面临最直接的问题。下面请中国电信。你们技术供应商先给大家看看我们有什么样的技术咱们可以选择。
倪冰:今天非常高兴,到这个时间还有这么多人。我参加过不少论坛一般到下午就稀稀拉拉中国电信上午有同事问我,觉得调研在中国其他一些行业其实不是特别清楚,我们接触的一些客户来讲,因为我们以前做的都是几百上千个客户作为大客户来进行扶持和管理,真正做这个行业还是有非常多的技术,因为调研数据是非常有机会的,在做这些决策和产品决策设计的时候,很多都是来自产品调研的数据,整个中国的产业发展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汤雪梅:简单地说一下你到底做什么。你只要讲清楚你做什么,你能够给大家提供什么就可以。
倪冰:我说一下咱们这边的产品,主要结合担心的优势,把调研的执行实现电子化的过程,定位,数据的加密和存储。最重要的从技术层面,大家比较知道中国电信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对产业链的模式做了完善和改进。中国电信主要在移动用户数花了很大的力气,介入一些行业提供了应用开发和建设,用云的模式来实现一些方法,比如今天受理明天就可以开通,非常方便,也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和人员的投入,软硬件这边都已经帮您安排好了。所以这样的话就非常方便地帮助咱们一些执行机构能快速地实现这个业务,并且减少各个企业的成本。我们这边基本上就是能实现快速地发展,快速地应用。谢谢大家!
汤雪梅:我帮他简要地总结一下,首先是手机可以不用买,充了话费就白送你手机,第二它的软件系统是可以白用的,只是有一个便宜的租用费,所以唯一需要的就是进一步完善以及大家大胆地使用。其他的咱们调研公司的人就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运用创新技术的,在我们从调研公司角度怎么用创新技术,包括对这些创新方法有什么困难或者使用的一些东西?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怎么样用互联网的手段和一些创新技术。
许嘉生:我很尴尬,其实华通在创新方面,我们并到了布朗以后,我们用过很多代理公司的东西。但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我要代表执行端来说的话,对于我们执行端其实是爱恨交加。
汤雪梅:这个很准确,都代表了大家的想法,爱恨交加。
许嘉生:作为研究公司我的梦想要超越访问就是昨天他们还问我这个饭该怎么吃,我在内部还建议过我们要怎么做,要让现有的各地方的研究公司发挥他们的地缘优势,参与进来。我认为参与进来的机会是肯定有的,大家如果看今年的3.15就会知道有一些同行他们的电商,其实你发现有些路子走不通。所以我们一些代理公司在地缘上,你是在你的地盘你可以作主,你可以参与进来发挥你的优势,如果有人把这个方法整合的话,就相当于铺了一个自来水管道,有人去拧就可以卖钱了。
束顺斌:我是QQSurvey的束顺斌,正好我也做这个业务,98年开始做这个业务,05年开始做在线调研,还是做执行,只是从线下走到线上,我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什么呢?按照公司包括执行公司一定要重视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特别是像新浪微博这样的社会化媒体,包括垂直网站,我觉得这些资源都能够很好地应用起来,咱们说简单一点如果你要约一个车主为什么不到爱卡社区去发起邀请,你非要靠关系靠朋友去约,其实并不靠谱。我觉得这一点就是我们在资源的整合上确实是要花心思,在技术的提升,刚才从技术的公司也会我们有推进。从执行公司的角度一定是要把现有的资源应用起来,现有的互联网资源都是开放的,完全都可以不用花钱就用起来了。包括我们在线调研公司也是一样的,我们调研系统我们的项目也是开放给大家的,希望大家更多地去运用起来,而不要老是质疑、怀疑,甚至是排斥。其实我一直说,首先咱们要鼓励创新,我们说的创新,技术,质量,首先要鼓励创新,第二个你要容忍问题,你要包容这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想我前几天跟于涛也在沟通,新浪微博这么好的资源,加上他们这么强大的技术一样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要在跟客户沟通过程当中相互包容,共同推进,而不是说你要拿一个更好的东西一下取代所有的。这是不现实的。
汤雪梅:其实刚才在许总说到我们执行公司对于互联网是爱恨交加,我也想点评几句,如果用计算机能够替代的地方我们尽可能找技术供应方去替代,但是确实还是有很多东西是技术无法替代的,比如说客户需求的挖掘,比如数据整合以后的分析,包括一些解读,其实这些还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觉得每一家执行公司你要去看技术这个东西不可怕,有方案有供应商可以选择,但是什么环节不可替代,我们要把这个环节做强,这个就是我们发展的趋势,就是他们俩的一个总结。
于涛:我觉得汤总说的特别好。
汤雪梅:你俩说一下我们用了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用了什么创新手段?
王学忠:从98年开始做,实际上是98年开始做偏运作的公司,谈到技术这块就是我们比较辛酸,同时也比较欣慰,我们从98年开始只有一个人,到现在慢慢有七八个人,这13年来保留了这些部门,也开发了差不多二三十款调研相关的一些产品,目前的话因为这个事业很漫长,一个磨合的问题,技术的不懂行业,懂行业的不懂技术,主要困惑在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现在很欣慰地看到我们目前基本上能做到所有的调研基本上离不开这样的一些像移动互联,像这个卫星定位,像数据面板这些很前沿的技术,这些基本上信息通过这个还原,也是我们下午说的,我想这跟前景应该是很光明的。
汤雪梅:对这个技术我也点评一下,我自己做技术的经验是说要走很多的弯路,技术要有很大的投入,很多的弯路,但是它一旦做成之后,它的复制性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觉得在中国其实技术的供应商不需要很多,只要你能去复制,否则的话这个中间的弯路其实要走很长的路,因为我们也开发过一些技术,这个过程中真的要走很多弯路,要浪费很多的时间。所以大家可以去跟做过的人多聊一聊,看看他们是走过哪些弯路,可以少走一些。或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快一些。
梁斌:大家好,我是梁斌,我们公司主要还是做调研为主,我们公司成立了到现在差不多三十年,其实我们一直能够做下来,能够企业不断地发展,还是靠创新这一块,持续给企业的动力去发展我们的发展。之前创新对我来说不太重要,后来我通过一个案例觉得自己还是更多地去重新思考问题,包括创新的方法,这三十年间我的督导跟我说老板今天晚上一起去偷菜,这个东西我一开始不知道什么东西,后来随着SDS,还有LBS的发展,我们也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去贯彻自己的思维,我觉得从创新技术发展来说,技术是一个工具和手段,质量是一个像看到一个结果,创新是最重要的,要武装我们的思维,包括管理者,包括执行者都要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刚刚也说到其实传统的执行方法还是存在了很多执行弊端,包括下一次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在入户访问里面怎么确保那些把一份问卷按照三十分钟去填写,虽然有录音,但是我记得我上个月去深圳,我就看到走廊里面有两个保安员,他们可能是跟我坐在我旁边,在上面放一个录音笔,他们是一个拿着空白问卷,一个拿着填着答案的问卷来做这个录音,我觉得他们是为了去录音去交差,而去做这个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本身是我们传统方法导致了一些思维上面的东西确实需要我们去改变,我们一些新的方法把创新去改变的话,我们的执行也会做得很累,我们的数据会更加真实。
从我的角度来说,包括之前有人说过,包括以后从督导的时候也不一定考虑督导的资质,或者要到其他公司去挖人,更多的是从互联网发展来说是希望我们找到一些新兴的人或者对互联网新技术感兴趣的人,刚才我说的从SDS、LBS上面,我觉得这些创新的人和创新思维去找的话,可能对于我们整个行业来说会更有一些推动力。
汤雪梅:我听到大家在讲的时候,还是没有讲的特别具体到说比如说你听到国外或者是我们的同行在哪些方面有一些微创新或者有一些技术上的创新,也许我们能够让我们的执行公司有所借鉴。比如说我去台湾的时候,我看到他们都是用的一份问卷是直接拿来印进去了,不需要录入,当时我觉得很先进。结果现在回来之后看到国内有很多公司在用PAD在录用,我想知道在座公司现在有多少公司已经不用纸质问卷录入了?
王学忠:其实我们做一些数据录入的时候用PAD等一些硬件方式来做,包括我们做机场的项目,我们都把那些程序下载到硬件端,ipad端我们定期去把那些数据通过WIFI发送给数据,可以每天看到这些数据,我们上午就要发一些数据,到我做完访问之后一个小时又要把数据发给客户。我们很多公司在香港都是用ipad来做的。
汤雪梅:我想问一下在大陆我们有多少公司已经实现无纸化了?
王学忠:大陆我觉得更多还是停留在CATI阶段,还是手提电脑,因为ipad那些平板电脑本身是有一些固定成本的投入,我要租个手提电脑可能二三十块钱一天就能搞定,之前租个ipad来做访问,这个是由爱调研来支付,这个也是一个纠结。所以我觉得这个趋势,平板电脑还是一个趋势。
汤雪梅:现在你觉得在中国无纸化的比例能占到多少?
王学忠:如果在一线城市的话,刚才说了益普索这些大公司,或者我们公司大概一线城市职能说北京上海、广州可能占到30%到40%,30%的会用,另外30%、40%会用手提电脑,或者BDA,在显示阳光是很差的,但是维修率很高,成本很高。但是对于二三线以下的城市基本上顶多是用CATI来做,大部分是用纸质问卷。
汤雪梅:许总您这边的公司做的调查里面有多少是无纸化的呢?
许嘉生:其实之前有CATI中心都已经超过了Face2face,在这一块我们未来的梦想三年是去掉纸质问卷,但是很困难,我们的很多客户是站在纸质问卷,不是我请不下来,是他不下来。如果他下来的话,首先入户项目都是阿姨来做。
汤雪梅:入户项目也可以用ipad也可以用手机。
许嘉生:很难,因为入户很多都是阿姨在做,很难,不愿意用,如果说用户的基本项目如何去转,有很多入户项目在一线城市没有问题,二三线城市的容量很大,你如何去把它转化成taino,在那个城市没有,你如何去做,如果把它转化成街访占用的量特别大,有一些地方代理公司来做,这是不现实的。
汤雪梅:看来无纸化的路还是要有一个阶段。
曹达敏:刚刚客户和研究公司都讲了他们涉及的领域,他们的新方法,其实最后这些数据怎么收集还得靠我们执行公司,刚刚上午杨子君提到这么多年来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我们觉得我们也很荣幸有机会让我们成长,研究了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就像刚才益普索提到的也有不少问题,很多时候服务器在国外速度很慢,然后网速很慢,有时候如果访问需要出示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的话受这个速度的限制,而且经常程序要调整的话,访问员在现场都准备好了,要等到程序调整好了,我们才能做,这一整天就过去了。比如说18岁的孩子不能进网吧,现在客户对我们要求很高,我们现在正在执行的项目online不能在网吧做,我们怎么做,我们只好买无线网卡,两个场地16个无线网卡,一个就一千块钱,然后时间只有那么多。
汤雪梅:还是街头拦截,不是调查。
曹达敏:要online,其实这样还是传统的访问,只是客户在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调查结果,而对于被访者来说如果我们拿刚刚汤总提到的online,把链接发给被访者,让他在他很方便的地方这样填写结果,我们也碰到了问题,比如说开放题的答案不好控制,我们不可能给他像访问员那样去提问,这个客户投诉我们解决不了。第二点是对于那种俗称的超速者就是那种网格题,都会选同一个答案,有这种情况。
汤雪梅:这种就应该作废。
曹达敏:我们公司不让,因为我们不在现场监控。还有这个网络答题还有一种情况是也有直接被访者,我们控制不了,也有这种情况。这是在现场碰到的问题。还有就是有一些专业性的样本和高端样本,通过网络调查的话,寻找样本可能比较困难,这个我刚刚觉得张国华讲到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大海捞针本来就很困难,现在连针都没有我怎么捞。所以我觉得我们有时候反馈的问题,坐在这里讨论的是神秘顾客,近年来讨论新样本新方法,我觉得执行公司永远是很被动的,跟客户讨论好了什么方法我们就得上前线去抽,我们就得去做,做不出来就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要反馈的我们执行公司的问题。
汤雪梅:因为问题大家都知道,我想听一下你愿不愿意用新的方法,包括你觉得新的方法如何去改进?有什么样的好的建议?因为所有的世界存在无数的问题,但是我们只有自己去解决,你觉得对你来说你愿不愿意用新的方法以及对你来说有什么好的建议?
曹达敏:方法这个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就像有些线上的访问做不完让我们线下补,我们这个online差几个样本,帮我们想想办法补掉吧,你们有没有过。
汤雪梅:有好的建议可以提。杭州的你应该做这方面的比较多,你们可以提一些困难但是更重要的是提一些好的建议。
沈燕芬:事实上开始想说做一些新技术的时候我们碰到的一些困难。刚才曹达敏已经把这个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说了,其实她说的是我们执行公司,我觉得应该是80%以上公司的一个心声,我们面临的现状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我们怎么样反馈,好像每年都是老声常谈,谈来谈去我们也谈的没意思。我就来说说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怎么说呢?因为这个说实在的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历史的潮流,谁也没有办法去阻挡说我们要阻止这个潮流,也许的话未来历史发展的话,我们专门做实际的这种调研公司真的是要退出这个历史舞台的话,如果是这样子去发展的话,我们也无可奈何,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如何光辉地退出这个舞台。现在的话我觉得是悲喜交加的事情。一方面我们会觉得我就想到杨子君当时看到的那个图,他用数据来说话的,因为我原来也是尼尔森公司,我在那边也就做了五年的时间,我可以看到之前是百分之百全部都是纸版的采集,现在的话我刚才看到就两种方式,纯纸版的在调研方式的话有一种调研方式是我所熟悉的,它只占到10%,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其实就是当然我亲历到了尼尔森在这个执行团队一步一步减少,人员在裁减。这些人员就失去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子的话,其实当然这些人现在也没有饿死,在其他的行业里面也照样做得很好。就是说我们现在要说到的问题既然是要这么做,我们来想一下,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来配合着做,我觉得我只能是配合着做这件事。在这之前我们公司也接触了很多比如说做CAPI,做线下的邀约,包括我们刚刚三月份刚刚结束的一个项目是从二月到三月我们做一个华东和华中区域涉及到的七个城市,然后有两千个样本的一个汽车的项目,有三十天的时间把它执行完毕。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其实我们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个项目真的是运用下来,我们觉得很好,为什么?拒访率大幅度降低,因为我们拿出去做问卷的不是纸版问卷,拿着的是平板电脑,访问员一拿出去就特好感,就完全地提升了,我们专业形象都提升,我们车主们也配合了。不是你问你答,也拍照,只要开始问卷程序开始了,就开始录音,你的访问员就在旁边看着,然后被访者在那边点问卷就OK了,我们当时觉得这个结果非常好。但是现在这个项目执行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做后台的数据收集了。就发现我们这边显示我们的配额,照片能够看得到,问卷没有了。
汤雪梅:这个系统不够成熟。
沈燕芬:只能看得到那个照片,问卷哪儿去了?
汤雪梅: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问题。
沈燕芬:一个汽车的样本,所有的都投下去了,这将来跟公司协商不好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三四百个汽车样本,咱们这么多的科技公司都在这个地方,包括台下也有很多科技公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不是也还会有碰到这样的一些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早在07年的时候我们也碰到过,那个时候我们第一家线上的公司,他们也是一样的做online,然后我们做街访,结果当时是要求我们做四百个样本,我们做了七百个样本,为什么没有?因为它的程序不稳定,做着做着程序设计上没有,到最后去查数据的时候没有。
汤雪梅: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我还是想问你想不想转型?
沈燕芬:这是历史的车轮,我们顺应这个潮流,配合来做这个事情。
汤雪梅:其他的每个人贡献一句话,你觉得最有价值的建议或者你自己怎么做或者希望其他人怎么做?每个人说一句话。我来说,我觉得首先是要从大的公司,还有一些研究型的公司去推动这件事情,可能这个是比较容易的。确实我也同意两位,可能从执行公司去推动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认为面访不会消失,因为各种方法就像电视广播都不会消失一样,所以它仍然有它的市场,只要你做一个细分的市场定位,依然可以过得很好,但是我估计还是有很多公司要转型,既然早转晚转都得转,那还不如早一点转。这是我的观点。其他的人每个人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梁斌:我说一下创新还是必须要做的,包括从上到下,创新还是要做的,带着创新的思维去做,一开始可能碰到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不能坐以待毙,还是要创新。第一个我必须让访问员每天把数据收集完毕之后,我第二天再给他。第二条我们可以多设置一些可能由访问员拿一台电脑出去,定期把数据通过WIFI发到我的电脑里面就可以了。
汤雪梅:我相信每个人都想有收获。
沈燕芬:我觉得是这样子的,以前没有调研,后来有了调研,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潮流。创新肯定是一定要有的,不创新就得死,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创新的话,我们推动不了,那我们就是去把这个做到就OK了。
汤雪梅:有这个表态已经非常不错了,因此很好了,希望等到我们明年再聚会的时候我们行业无纸化程度再提高,我觉得我们行业就有更好的发展。
倪冰:我给大家分享我们产品的设计理念,一个是简单,一个是快速,第三个是持续改进。简单就是这业务怎么简单使用给使用者不带来任何麻烦,第二个是快速,这个快速一定要快速地上,因为时间不等人,等你做出来半年以后市面上都可能有了,错过最好的机会。第三个不断改进,不断优化,让使用者得到更好的体验。
王学忠:我的感受是这样的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这个技术是万万不能的。第三个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不管是用还是不用,技术都在哪里,谁先用早用早受益,我这个体会很深切。
于涛:我希望这些技术是大家跨行业的技术信息应用,不一定是在市场研究行业,其他行业可以有一些引见。第二个要关心数据源,特别是在执行层面不一定是有最传统的方法,现在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有更多的数据源供大家使用,只是你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方式。第三个我希望大家能够不要拒绝或者惧怕新技术的应用,要敢于去尝试。谢谢!
束顺斌:接着于涛这个话,我觉得要善待创新,不要老是指着它的问题,你应该看到它的方向,但是你老觉得它有问题,有问题,你老是这样想,我觉得这个问题永远在,因为你也没有解决,你也没有给我机会解决,所以我觉得大家要宽容这些问题。谢谢!
曹达敏:我觉得创新肯定有很多问题,我觉得问卷太单调,我们在做线上调查的问卷能不能做的更生动一点,在国外的网站是非常有趣味性的,有flash,还有一些家庭模拟购物场景,我觉得国内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汤雪梅:我们有,没有普及。
曹达敏:让我们的网上问卷变得更有趣一点。
许嘉生:我代表执行端,很多执行老板千里迢迢过来,人最神奇的器官是大脑,人最宝贵的资源是大脑,如果你能让你的大脑高效运转起来,即使你不创新,你跟着来,你也有很好的发展,你急什么?
汤雪梅:我们说整个创新有创新的先驱,但是它也有可能成为先列,也有创新的追随者,可以推动创新的普及,还有创新的被推动者,或者被阻碍者,成为历史。大家可以去选择我们是成为创新的追随者还是创新的遗忘者,希望我们下一次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些发展,我们解决了二十个,也是解决了一些,而不是在问题之中,希望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我们的行业越来越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