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的蓝图,你的人生

(2012-03-26 23:11:18)
标签:

重庆

百分比

想法

年龄

财经

分类: 在线调研

父母的蓝图,你的人生

 

近日,一则关于母亲十次赴重庆劝说孩子回老家进国企的新闻轰动网络。这则新闻也引起了网友关于年轻人“人生设计权”的讨论。当年您从校园进入社会找工作时,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意图一致吗?如果不一致,父母当时的态度是否强硬?最后的选择是更贴近自己的想法还是父母的意图?现在看当时决定,是后悔还是庆幸(分妥协与不妥协的交叉)?您的父母在您人生的哪些重要阶段干预较多?(填报志愿选择学校、毕业找工作、找女朋友、买房、结婚、生孩子?)您觉得父母在孩子的人生设计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对此,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在2012年320日,通过数字100在线样本库,659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受访者占46.7%,女性受访者占53.3%,45.1%的受访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调查结果如下:

 

B1、您的性别是?

 

 

有效百分比

总回答数

46.70%

308

53.30%

351

共计

100%

659

B2、您的年龄是【单选】

 

有效百分比

总回答数

25岁以下

24.10%

159

25-35岁

45.10%

297

35-45岁

22.50%

148

45岁以上

8.30%

55

共计

100%

659

您所在的城市是

 

 

有效百分比

总回答数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

20.80%

137

二线城市(其他直辖市或省会城市)

41.70%

275

三线城市(除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城市)

37.50%

247

共计

100%

659

 

数据解读:六成四的受访者表示当年您从校园进入社会找工作时,自己的想法和父母是一致的,三成六的受访者表示当年您从校园进入社会找工作时,自己的想法和父母基本不同,在年龄方面,年龄越大的受访者与父母一致的比例越高,说明年龄越大的受访者在从前选择就业时受父母的想法影响较高,而较年龄的受访者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

 

1、当年您从校园进入社会找工作时,自己的想法和父母是否一致?

 

总体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

基本一致

64%

64%

64%

58%

62%

72%

71%

基本不同

36%

36%

36%

42%

38%

28%

29%

 

数据解读:四成的受访者表示当时父母的态度不太强硬,二成八的受访者表示当时自己的父母比较强硬,一成八的受访者表示当时自己的父母没有坚持,还有一成的受访者表示当时自己的父母比较支持,从性别交叉数据来看男性受访者的父母比较强硬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受访者的父母,而女性受访者的父母表示比较支持与没有坚持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受访者的父母,同时我们从年龄交叉数据也可以发现,35岁以下受访者的父母不太强硬的比例较高,而35-45岁的受访者父母比较强硬的比例较高,而在45岁以上受访者的父母没有坚持的比例较高,可以看出,父母态度的变化是一个弱强弱的过程,而从最后选择意愿交叉数据来看,父母的态度与孩子的选择直接相关。

 

2、如果不一致,父母当时的态度是否强硬??

 

 

 

 

 

 

总体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

贴近自己的

贴近父母的

不太强硬

40%

39%

41%

45%

42%

36%

33%

43%

32%

比较强硬

28%

32%

24%

27%

28%

32%

18%

19%

50%

没有坚持

18%

16%

20%

16%

15%

20%

31%

22%

11%

比较支持

10%

7%

12%

7%

10%

10%

18%

9%

5%

非常强硬

4%

5%

2%

5%

5%

1%

0.00%

7%

2%

 

数据解读:最后更选择更贴近谁的意愿,受访者的态度没有较显著的表现,三成六的受访者会综合一下,三成四的受访者会选择贴近自己的,二成七的受访者会贴近父母的,而从年龄交叉数据中发现,25岁以下的受访者会贴近自己的选择比例较高,而35岁以上的受访者会贴近父母的比例较高。

 

3、最后的选择是更贴近自己的想法还是父母的意图?

 

 

 

总体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

会综合一下

36%

38%

35%

37%

36%

38%

35%

贴近自己的

34%

32%

36%

42%

35%

26%

33%

贴近父母的

27%

28%

26%

20%

27%

34%

25%

跟谁的意愿都不一样

2%

2%

3%

1%

2%

1%

7%

 

数据解读:对于当时的选择结果,五成二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女性的比例要略高于男性,而三成六的受访者表示庆幸、一成二的受访者表示后悔,25岁以下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的比例略高,而35岁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庆幸的比例略高,从选择意愿交叉数据上来看,当时选择更贴近父母意愿的受访者表示庆幸的比例较高,而当时选择更贴近自己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的比例略高。

 

4、现在看当时决定,是后悔还是庆幸?

 

 

 

 

 

 

 

总体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

贴近自己的

贴近父母的

不好说

52%

50%

54%

62%

51%

47%

44%

50%

40%

庆幸

36%

38%

35%

23%

38%

43%

49%

36%

45%

后悔

12%

12%

11%

16%

11%

11%

7%

14%

15%

 

数据解读:如果再选择一次,四成受访者表示会综合一下,女性受访者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而三成七的表示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二成三的受访者表示会听父母的意见,从年龄交叉数据上来看,较年轻的受访者更愿意综合一下,而25岁以上的受访者更愿意听父母的意见。而从选择交叉数据来看,当时选择贴近自己意愿的受访者还是会选择贴近自己意愿,而当初选择贴近父母意愿的受访者还是会选择贴近父母意愿。

 

5、如果现在让你选择一次您是否还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总体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

贴近自己的

贴近父母的

会综合一下

40%

35%

44%

43%

39%

40%

35%

27%

31%

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37%

40%

35%

40%

37%

34%

38%

56%

28%

会听父母的意见

23%

25%

22%

17%

24%

26%

27%

17%

40%

 

数据解读:毕业找工作、填报志愿与结婚是父母干涉最多的三个方面,比例分别达到40左右,而找异性朋友、买房的比例也达到20左右,一成六的受访者表示父母也不干涉自己生孩子,从性别交叉数据来看,男性受访者父母干涉自己找异性朋友与买房的比例较高,而从年龄上看较年青的受访者父母对工作与学校选择的干涉比例较高,百45岁以上受访者父母对结婚的干涉比例较高。

 

6、您的父母在您人生的那些重要阶段干预较多?

 

 

 

 

总体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

毕业找工作

41%

41%

41%

46%

40%

40%

38%

填报志愿选择学校

40%

39%

40%

52%

36%

38%

29%

结婚

40%

40%

41%

36%

43%

40%

40%

男/女朋友

24%

36%

13%

21%

23%

28%

25%

买房

22%

25%

18%

19%

25%

21%

13%

生孩子

16%

17%

15%

14%

21%

10%

13%

其它

2%

2%

2%

2%

1%

3%

2%

 

数据解读:受访者认为起引导与建议作用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65%与52%,认为应该起支持与辅助作用的比例也达到四成以上,女性受访者认为应该起监督作用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受访者,而较年龄受访者希望父母承担的作用较多,但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整体比较不超过10%

 

7、您觉得父母在孩子的人生设计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总体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

引导作用

65%

63%

67%

67%

68%

64%

53%

建议作用

52%

51%

54%

53%

52%

55%

44%

支持作用

44%

44%

45%

48%

45%

41%

38%

辅助作用

43%

42%

44%

53%

46%

28%

35%

监督作用

34%

31%

38%

45%

36%

26%

22%

决定作用

10%

9%

10%

11%

9%

10%

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