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想当房奴不容易

标签:
房产张林上海80后房子 |
分类: 热点杂谈 |
80后:想当房奴不容易
不少人认为,曾经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80后们最为辛酸,因为在购房需求出现时,他们已经面临着高房价的时代背景,大部分人不吃不喝也要大概15-20年的时间才能买套房。因为房子,他们害怕失业,他们被迫啃老,他们不敢养育下一代……
如今80后,结婚生子、三十而立,不少人依靠父母的支持再加上工资无奈地成为房奴。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曾从人群的年龄上对国人投资理财做了研究,他们曾经认为80后应该是最具有冒险精神的,但是结果并不是,有冒险精神的是70后。80后反倒是当今社会更痛苦的,80后不像60后和70后赶上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恰恰赶上了高房价,高通胀,现在应该说是80后最痛苦的,80后面临生活投资的两难,对于他们来说在投资理财上更加重视短期收益,甚至是有一夜暴富的想法。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我哪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这段《蜗居》里的台词说出了80后房奴最真实的生活。
有一位网友评论说“80后房奴过得是鲜血换胭脂的日子!”。此语一出众网友纷纷表示描述贴切,予以赞同。虽说这名网友说的有些夸大,但以下一些资料或许可以佐证一些什么。
“月光族”、“ 啃老族” 有情人终成“房奴”
在中国房地产价格涨幅领跑薪金涨幅的情况下, “80后”购房新人的背后,常常有三个家庭在支撑,即:双方父母拿出首付,子女自己完成按揭,或俗称的“四加二”买房模式。
以北京为例,刚毕业的大学生每个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而新盘房价每平方米都得上万元。即使是二手房,在北京五环以内要买一个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即有两个睡房),至少要50多万元,而首付加上装修,没有30万元是不够的。
28岁的郑华清月入6000元,最近与太太在北京五环路边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25万元人民币的首付和手续费,是汇集了自己和太太过去四年里累积的积蓄,以及双方家长的“赞助”才凑成的。
郑华清说:“这么高的房价有几个不是靠父母的?即使这样,买房后,我们夫妇俩接下来20年除了是"房奴"外,还成了"月光族"。”
“啃”不了老就选择裸婚
不是每个“80后”都像郑华清那般幸运。家境没那么理想,就只好认命,选择租房来解决基本的居住问题。
来自南京的葛欣(30岁)与当公务员的丈夫住在公租房里,去年底看到北京楼价回落时,他们开始等待时机进场,不料今年三四月份,楼市又出现快速逆转。转眼间,北京各处楼盘都上调价格,夫妇俩只好打消买房的念头。
葛欣说:“今年初我们还在四处找房子,眼见售价离我们能承担的水平越来越远,我们现在索性不看房了。”
不“啃老”不“裸婚”只能逃离
月薪1万元、存款20多万元的80后青年张林说:“我真的很想留在上海,但我真的买不起房子。”
2005年6月,上海一家知名高校金融系的毕业生张林凭借着出色的专业背景和成绩顺利被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录用。月薪5000元的收入着实让他欣喜了一阵,“我和女友都觉得,苦一段时间后,我们就能在上海拥有一套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房子了。”
2007年,张林的月薪升到了1万,“每加一次班,我都能感觉到离我的买房梦更进一步,可是我仍然追不上房子的涨速。”张林说,自己曾经在刚毕业时与女友一起看中的一套位于闵行的90平米的房子已经从原先的50万涨到了80多万。“也就是说,虽然我的工资翻番了,可是,我仍然追不上房子的涨速!”
2009年,两个已经工作了4年的年轻人已经到了必须要考虑结婚的年龄,看着银行户头里他和女友辛苦攒下的20多万元存款,张林再一次踏上看房路。“30多万的首付加上买房的各种手续费和税费,我当时20多万的存款实在是捉襟见肘。” 张林和女友也想过要问双方老人一起凑足这近40万的首期买房款,“但是我的父母是南宁的下岗工人,女友的家人则在农村,说穿了,两边老人我们都指望不上。”
“其实,如果有房子,我们的婚事根本不会拖到现在。在老家,以我的工作经验可以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了,再加上我们20多万的存款,老家5000元房价的房子几乎堪比‘豪宅’,想来这样日子或许会好过点。”在现实面前,原本带着雄心壮志想要在上海这座金融城里大展拳脚的张林不得已带着新婚的妻子踏上了回老家的K537次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