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睡眠卡彻底睡过去比较省钱

(2011-06-25 22:26:56)
标签:

财经

日均存款余额

账户

睡眠卡

管理费

分类: 金融理财

让睡眠卡彻底睡过去比较省钱

 

让睡眠卡彻底睡过去比较省钱

近日,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一个关于信用卡用户的调查表明,60%的持卡人已全部开通了手中的信用卡,30%的受访者开通了部分信用卡,而10%的受访者未开通手中的任何卡。也就是说,四成持卡人手中至少有1张未开通的信用卡。也就是俗称的“睡眠卡”。这表明,信用卡的发行高峰已然过去,大部分受访者申办卡、激活卡、使用卡,有自己的理性选择。

7月1日起各商业银行将对人民币个人账户的11类34项服务收费免除。其中要求免除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包括已签约开立的代发工资、退休金、低保、医保、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账户。记者发现,大限将至,兴业银行等自觉“刷新”了部分服务收费标准。

这两天上班族邓先生喜忧参半。“接了个兴业银行的短信通知,我的工资代发账户在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免收之列,挺好!但其他的银行卡就难说了。”邓先生说,前不久刚刚被某股份制银行告知实行“VIP动态管理”。因为资金分散在多个银行的多个账户,光银行卡就不下10张的邓先生,由于达不到所谓的VIP标准,不得不考虑将闲置不用的银行卡尽快销卡。

银行纷纷“刷新”收费标准

邓先生的境遇并非个案。记者了解到,以往银行“撒胡椒面”般发卡、费率优惠举措正逐渐淡出,而以客户对银行的综合利润贡献度来执行相应的费率标准,则在银行业变得越来越普遍。

记者在兴业银行官网上查阅到了相关公告。发现这是落实11类34项服务收费免除的通知。即7月1日起,开户满3个月且3个月内日均余额小于300元(含)的活期按季收取3元,但账户中有理财产品、国债、基金、第三方存管、贵金属交易、工资代发、水、电、煤气、电话、交通罚款等代扣代缴、信用卡关联还款等要求免除收费的不在收费之列。

无独有偶,光大银行近日也公告称,对金融资产50万-100万元的客户升级为白金客户,100万元以上的客户升级为钻石客户,并给出多项结算服务费用优惠。

旨在提升客户综合利润贡献度

实际上,根据客户资产规模和利润贡献情况给出不同礼遇,这一做法在银行业内并不鲜见。目前,交行对沃德客户、招行对金葵花客户的诸多日常业务执行免费或者优惠的费率,而成为这些贵宾客户必须达到一定的资产门槛。工行网银更是根据给客户评定的星级来执行相应的手续费标准。例如同样一笔转账汇款,工行的星级客户能比普通客户少花几十上百元。

记者咨询银行业人士获悉,银行此举是为鼓励持卡人尽量将常用业务集中到某一个或某几个账户中,即所谓的“提升客户综合利润贡献度”。而“综合利润贡献度”在个贷申请时,也将被银行作为是否执行利率上浮和下浮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当前银根紧缩,许多贷款购房人在提交贷款申请时被告知,如果有基金、第三方存管业务、信用卡或者其他常用业务,则在个人征信记录良好的情况下,贷款申请更容易获批。

睡眠卡最好让它彻底消失

伴随着当前银行对客户忠诚度和利润贡献度的愈发倚重,对于不常用的睡眠卡及时清理显得尤为必要。建行2011年一季报透露,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今年三个月内建行清理睡眠户净收益达1.47亿元。可见,看似如同“羊毛”的小额账户管理费“漏钱”也不秀气。

目前多家银行都对账户余额未达标的账户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收费标准大多是日均存款余额不足300或500元,收费3元/季度。市民如果发现自己手中有多年未用的睡眠卡,且卡中余额不多,最好别再用了,让它彻底睡过去比较省钱。尤其是新规即将执行,市民最好赶在小额账户管理费的第一个收费日前销户。

例如,兴业银行的最新公告中就提到,小额账户管理费的首次收费时间为10月15日。自7月1日起计费,统计期间为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而在10月15日实行收费之前销户的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将不收取账户管理费。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信用卡专家分析认为:“睡眠卡”的存在说明银行发行信用卡竞争很激烈,是以往跑马圈地营销运作模式的结果。当时,也确实是有些持卡人是冲着申办信用卡的赠品而去的;但是,随着银行业信用卡进入精耕细作时代,银行对客户忠诚度和利润贡献度的愈发倚重,多家银行都对账户余额未达标的账户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市民如果发现自己手中有多年未用的睡眠卡,且卡中余额不多,最好别再用了,让它彻底睡过去比较省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