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经理人陀螺式的生存状态该休矣

(2011-06-19 23:55:13)
标签:

魏国生

职业经理人

工作时间

压力

进行

杂谈

分类: 热点杂谈

职业经理人陀螺式的生存状态该休矣

 

职业经理人陀螺式的生存状态该休矣


  每天都像有好多条鞭子在同时抽打着你,让你像一个陀螺一样一刻也停不下来。这是一位企业老总描述的自我感受,也是许多职业经理人真实的生存状态。长期超负荷工作以及缺少休息和锻炼,最终导致职业经理人的健康亮起红灯。专家警醒,改变职业经理人陀螺式的生存状态已经刻不容缓。

  陀螺似的一天

  为了体验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生活状态,笔者随北京市某国企总经理魏国生(化名)进行了一整天的工作体验。

  早晨6∶30,笔者随魏国生从位于北京石景山的家中出发,穿过大半个北京,7∶30来到其位于通州的工作单位这是一家在行业中排前三强的企业,产品销路目前非常好,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7∶30-7∶50,魏国生翻阅昨天没来得及看的文件。

  7∶50-8∶00,魏国生到单位门口同陆续到岗的干部及员工打招呼。这是他的习惯之一。“国有企业的干部不好管得太严了,但是我先到了,他们也就不好意思迟到了。”

  8∶00-8∶20,魏国生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汇报前一天的工作,同时对几件事进行了安排部署。

  8∶20-12∶00,魏国生按平均10分钟1个的速度接待各种人员。笔者只记录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有一对拿着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文件的老企业主夫妇,要求魏国生把目前企业的股份分给他们。另一个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下岗的老工人,来到工厂讨说法。还有一个是和公司合作多年的经销商,因为产品不够卖,希望魏国生能够对曾经共患难的合作伙伴多支持一下。

  期间,魏国生给北京市国资委打了一个电话,问下午临时召集的会议可不可以派一位副总去,因为下午公司有一个在几天前就安排好的重要的对外谈判。市国资委方面的回答是必须一把手参加。魏国生只好安排副手先接待客商,重要的谈判等他开完会再说。

  12∶00-12∶40,魏国生和笔者到公司附近的一个快餐店吃午饭。

  12∶40-13∶30,司机开车带魏国生赶到市区的会议地点。

  14∶00-16∶00,魏国生参加会议。

  16∶00-18∶30,魏国生赶到朝阳门附近的一个酒店,和外商进行洽谈。

  18∶30-19∶10,魏国生赶到清华大学附近的一个酒店,同外地一个同行企业以及清华大学的技术人员吃饭。因为魏国生同时兼任行业协会的副会长,这个项目是他帮助牵线的,如果吃饭时他不在场,双方都会不大满意。

  21∶30-22∶00,晚宴结束,司机把魏国生送回家。

  司机在送笔者回家的路上说,这是魏国生比较典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晚上10时回家,应当说还是比较早的。

  睡觉也要睁着眼睛

  “你说的事情太正常了,毕竟他们是国企。我们睡觉都要睁着眼睛。”对笔者说这番话的是国内著名电信设备企业的一位高级副总裁,其年薪几年前就达到了100多万元。

  “我们待遇很好,出差必须住五星级酒店,吃饭、用车基本上不用问钱的事,我都有签单权。手机是公司给配的,话费随便,打多少都报销,但是有一点,就是公司规定24小时必须开机,随叫随到。”该副总裁有些无奈地说,“说难听的,这就相当于给我们拴上链子。别人看我们都觉着很风光,但实际我们是没有任何自由的。”

  他对笔者坦言,公司中不少像他这样的职业经理人经常会有离职的想法,但也都“只是想想而已”。因为在这样的位置上做久了,不能容忍自己闲下来。“既有虚荣心,也有责任感。很多人期待着你,哪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

  这位职业经理人所讲述的事实并非孤例,而是国内职业经理人比较普遍的生存状态。

  中国企业家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时工作现象在职业经理人中是非常普遍的,74.1%的职业经理人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近半数的职业经理人工作时间在8-10小时之间;有1/4的职业经理人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在工作10小时以上的职业经理人中,职务越高其人群占比越大;仅有25.9%的人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总体来说,职业经理人目前的工作强度偏大。

  参与该项调查的数字100公司市场总监师至洁表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73.7%的人压力来源于企业发展的要求;56.6%的人压力来源于市场环境的要求;仅有6.7%的人是因自己不能胜任岗位而感到压力。从不同职务分析,职务越低的职业经理人,面对的业绩考核压力和内部竞争压力越大;而企业副职领导则更多感受到领导严厉的要求所带来的压力。

  心态调整学会放弃

  日前,中国医师协会在京发布十大健康透支行业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30多个行业人群中出现不同程度健康受损,制造、金融、教育、媒体、法律从业人群健康透支位居前五位。这主要是因为其工作时间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以及缺少休息和锻炼,最终导致健康亮起红灯。

  师至洁认为,希望得到的太多,而又不懂得放弃,是许多职业经理人压力过大并导致心理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师至洁展示了最近的一个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有超过1/3的职业经理人感到工作压力比较大;而感觉没有太大的压力,能够应付过来的只有19.1%;感觉很轻松,对所有事情应对自如的职业经理人更少,只占8.1%。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下职业经理人的抗压能力明显偏弱,其中,有15.5%的年轻经理人压力已经到了极限,有快崩溃了的感觉,超出平均水平的1倍还多;有18.3%的年轻经理人压力比较大,脾气变得暴躁,超出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就此,师至洁表示,企业应给予年轻职业经理人更多的关爱,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心理抚慰,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敏感期。

  据介绍,一些在华跨国公司较早地开始关注职业压力与心理方面的问题。通用电气、IBM 、思科、朗讯等公司纷纷邀请培训师在企业开展了此类培训。国内企业中只有联想、中国建设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少数企业刚刚开始在中、高层实施相关培训,对于大多数内资企业而言,舒缓职业压力的心理服务还是空白。

  业内专家指出,除了企业要加强相关心理培训和辅导外,职业经理人也要制定自我救助方案。相关调查表明,多数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会通过与朋友交流和参加户外运动的方式来释放和缓解压力,也有少数经理人会通过看心理医生和参加宗教活动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